一、基本理念
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结合。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质,以满足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主性、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伦理道德、思维方法、审美观念等方面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
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激励学生主动去体验,不断进行探究,以此发展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获得愉悦的成就感。
按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并且遵照汉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4、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继承汉语文教学传统中优良的教学内容,同时继承汉语文教学传统中优良的教学方法;融合现代的优良教学内容,并且融合现代的优良教学方法;从整体上做到学以致用,以此来提高效率。
二、主要特点
设计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内容和教材体制,同时也设计了高中教育阶段的“一条龙”的课程目标、内容和相应的教材体制。
协调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使其具有自觉性。构建出目标明确、层次清晰且体系合理的学科体系。基于此,分别制订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以及高中的教材。
2、完善教科书结构,发挥综合效应。
课本大致以能力目标作为先后顺序,以单元教学内容当作台阶,以导学系统作为课堂教学的程序。这样能让老师指导训练能力与学生自主实践相互融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自学探究的精神起到强化作用。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段中,分为 1 至 6 年级和 7 至 9 年级这两个学段。1 至 6 年级学段分为低年级(1 - 2 年级)、中年级(3 - 4 年级)和高年级(5 - 6 年级)三段。在这个学段采用综合型教材编法。7 至 9 年级学段分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语文基础知识三科分别编订,然后合订为一本,采用分编型教材编法。高中学段分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两科分别编订,再合订为一本。教科书结构具有这样的特点:各学段在横向上自成体系,在纵向上逐层递进。要处理好初学、巩固以及提高之间的关系,确保能够实现螺旋式上升,从而发挥出综合效应。
3、注重学生实践,学以致用。
课文的选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知识能力的安排也符合,练习设计同样符合,教材构造同样符合。这些都联系着学生生活,激励着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4、适应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教材有一定弹性。
教材能保证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得以实现。它具有一定的弹性,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在底部有保底的措施,而在顶部没有封顶的限制。这样就能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获取相应的内容,从而实现健康发展。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