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概况】
武汉地铁1号线作为武汉市首条正式投入使用的地铁线路,同时也是本市目前唯一一条全高架建设的地铁线路。这条线路以鲜明的地铁蓝为标志色,并配备了B型列车,每列列车由四个车厢组成。到2014年4月为止,该线路的总长度已达到38.54公里,并设有32个站点。
【建设历程】
一号线的发展过程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阶段。1992年10月,武汉市设立了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并着手启动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到了2000年12月,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建设。随后,从2003年12月开始,该工程进入了试运营阶段。最终,在2004年7月28日,一号线正式开展了观光性质的试运营活动。
【二期工程】
2005年12月,1号线二期工程的东部区域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西部区域的前期筹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在此阶段,工程的总长度已增至18.448公里,并且整个线路均按照高架模式进行规划与布局。自2010年6月份起,整个线路进入了车辆测试环节,紧接着在同年7月20日,正式拉开了试运行的序幕,最终于7月28日成功过渡到了试运营阶段。从2011年10月份开始,该线路在高峰时段的运行间隔逐渐缩短。
2013年9月,汉口北延长线区间的桥梁工程顺利完工,车站的结构建设也相应地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从12月25日起,该线路开始了全线试运行的阶段,并在2014年5月28日正式进入了试运营阶段。此次延长线的建设,显著扩大了1号线的服务区域。
【四期工程】
2017年5月,径河延长线的三座车站轨道铺设工程顺利完工。紧接着,12月26日,径河延伸线正式开启了试运营的新篇章。这一举措意味着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车辆信息】
二期工程竣工后,新增了21列B型列车,总数达到了84辆。这些列车将与首批投入使用的车辆在同一轨道上共同运行。每列列车由4节车厢组成,采用了两动两拖的配置模式。它们的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平均旅行速度为36.6公里/小时。
【信号系统】
一号线已接入STC信号系统并展开调试工作,同时,该系统被配置了多个控制区域。在二期工程推进过程中,信号系统进一步细分为六个独立的控制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古田三路控制区等关键节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截至2010年2月,古田车辆段综合楼的主楼部分已顺利完成了封顶施工。
【运营特点】
一号线,这条完全采用高架技术的线路,在武汉地铁网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覆盖的区域十分广泛,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历经多年的持续发展,一号线已经成长为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不可替代。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