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话本的真实意图】
腾讯在光棍节推出的微信电话本,主打“免费网络电话”这一核心功能。但用户若想享受免费通话,需满足一些特定条件:首先,用户需登录微信账号并确保手机号码已成功绑定;其次,通话对象同样需要开通此功能。这种模式与众多网络电话应用类似,都需要获取通讯录或微信联系人信息。从根本上说,这类服务依旧依赖网络流量。
【免费通话的噱头属性】
尽管声称是免费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约束条件。微信电话本的通话服务可以区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运营商直接拨打的电话,通话费用保持原状;二是通过网络进行的通话,这种方式会消耗用户的流量。依据官方所发布的信息,在2G、3G、4G的通信网络中,每进行一分钟的通话,大约会耗费300K的流量,而相应的费用则大致介于0.03元至0.15元之间。与运营商提供的虚拟网络服务方案相较,诸如杭州高校所推出的10元2000分钟通话方案,其每分钟的费用低至0.005元,微信电话本的所谓“免费”服务优势并不明显,反而其成本或许更高。
【抢夺通讯录入口的战略目标】
马继华,这位电信领域的分析师,明确指出腾讯推出微信电话本的真正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提供免费的语音通话服务,而是意在夺取通讯录的入口。腾讯的打算是通过整合微信的社交网络与本地通讯录,从而巩固和提升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姜奇平指出,互联网企业及运营商的焦点已由语音服务转向数据服务及增值服务领域。微信电话本实质上是以增值服务为媒介,旨在实现基础通讯功能的覆盖。
【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博弈】
微信电话本的推出揭示了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对抗格局。中国移动等通信服务商正探索短信流量的计费方式,这一举措预示着传统通话收费模式的转变已经不可避免。与此同时,运营商正逐步扩大增值服务的范围,而互联网企业也在尝试进入基础通信行业。姜奇平强调,这种相互融合是行业进步的必然走向,但究竟能否对传统的通话方式构成挑战,还需进一步观察市场的真实反馈。
【用户吸引力存疑】
从用户视角出发,微信电话本的网络通话功能要求参与双方均需安装并启用相关服务,这无疑增加了使用门槛。此外,通话过程中流量的显著消耗以及通话质量的波动,均对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运营商推出的虚拟网套餐,在性价比和操作简便性上,更能迎合广大用户的实际需求。
【未来竞争与合作的可能性】
微信电话本的推出,标志着互联网企业同电信运营商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展望未来,它们或许将携手并进,共同开拓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电信运营商或许将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必要的网络基础设施,而互联网企业或许能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在这一演变进程中,用户的通信习惯和行业政策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