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产利用租借微信号实施诈骗的现状】
近期,网络空间屡次曝光出租或转售微信账号的非法交易。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他人已实名认证的微信账号,用以进行诈骗、洗钱等非法勾当。比如,刘刚等人借助温小蕾提供的微信账号和支付宝账户,诱使受害者向虚假投资平台注入资金,从中获取非法利益。此类行为不仅对受害者权益造成损害,也让微信账号的原始持有者面临法律上的风险。
【租售微信号猖獗的三方面原因】
腾讯安全战略部门副主管姚理强调,微信账号租赁现象广泛存在,其根本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从事黑产活动必须绕开实名认证的监管措施,因为犯罪分子不能利用自己真实身份注册的账户来进行犯罪行为。
2. 结算微信号的租售交易通常采用“每日结算”或“即时结算”的支付模式,这一方式吸引了众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大学生加入其中。
有些用户为了追求微小的利益,未能充分认识到出租或出售账号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便轻易将自己的身份信息转借给了别人。
【租售微信号行为的法律定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朱巍指出,《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实名制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用户若将微信号出租或出售,这就相当于将自己的身份证借出,若他人利用这些身份信息进行犯罪活动,这种行为显然是违法的。即便用户并未直接参与诈骗,但账号的原主人仍可能因为提供了犯罪工具而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当事人明知道他人将账号用于非法目的,却仍然出租或出售,这种行为将构成“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租售微信号的潜在风险】
姚理进一步分析,租售微信号会带来多重安全隐患:
账号遭遇盗窃的隐患:买家有可能会篡改账户的关联资料,这样一来,原账户持有人便难以将账号追回。
若他人利用该账号从事诈骗或洗钱活动,原账号持有者可能面临“帮信罪”的法律追究。
网络生态遭受破坏,黑产势力借助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非法活动,这无疑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同时也对整个网络空间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打击租售微信号的难点与对策】
姚理明确表示,单纯依赖技术手段和业务层面的防御措施,是无法彻底解决微信号租售问题的。鉴于此,我们必须实施以下多维度的策略:
用户教育方面,需强化法律知识普及,增强民众对租赁与销售账号潜在风险的辨识度,以防因小失大。
平台职责要求:微信需严格遵循账号管理规范,严禁进行账号的转借或买卖活动,同时,还需在账号注册的起始阶段,对同一证件注册多个账号的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3. 在协同治理方面,电商平台与社交平台应加强对于账户交易数据的审查力度,同时积极倡导用户对违规操作进行举报。
【学生群体的重点防范建议】
学生是租售微信号的高危人群。对此,专家邓超建议:
1. 加强校园普法:通过案例警示学生租售账号的法律后果。
2. 规范兼职管理:学校方面与社会各界需共同为学生搭建正规的兼职平台,防止他们陷入“高额回报”的诱惑之中。
3. 法律援助体系:设立专门面向学生的法律支持系统,协助受骗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结:防范需多方合力】
租售微信号的现象背后,暗藏着黑产链条的蔓延。要有效遏制这种行为,不仅需要用户自律,严守规则,不参与非法交易,同时也迫切需要平台、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采取教育、技术、法律等多种手段,共同构筑起一道全面的防护屏障,以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得到维护。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