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手法剖析
不法分子通过“加急贷款”、“取消会员”等手段诱骗受害者,使他们下载假冒APP或扫描带有病毒的二维码,进而窃取他们的个人信息并盗取资金。这类APP往往伪装成征信查询、金融服务等工具,外观看似正规,实则暗藏恶意木马程序。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受害者输入银行卡信息、启用免密支付功能或进行屏幕共享,其账户资金便可能遭受实时监控的威胁,甚至面临直接被盗刷的严重风险。
黑屏背后的控制链
受害者按照骗子的指示完成相应操作后,手机可能会突然陷入黑屏,只留下“系统正在处理”等提示信息。然而,实际上,这时受害者的手机已经被远程控制。不法分子通过后台程序直接触发转账操作,甚至能够截获银行验证码。由于手机处于黑屏且被锁定,受害者无法及时察觉到异常情况。等到手机被强制重启,资金往往已经被分批转移。
信息泄露的关键环节
1. 虚假客服引导不法分子常常伪装成平台客户服务人员,声称要“停止扣费服务”“修复信用记录”,进而诱使受害者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资料以及短信验证码。
2. 恶意APP陷阱利用虚假的软件搜集用户输入的密码、验证码等数据,亦或诱导用户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从而实时窃取用户的操作信息。
3. 免密支付漏洞强制要求受害者激活微信、支付宝的自动扣款功能,此后进行消费时将不再需要输入密码即可自动扣除款项。
高危行为警示
陌生二维码与链接若扫描了不明的二维码或点击了陌生的链接,手机有可能自行下载恶意软件,进而引发信息泄露的风险。
屏幕共享风险:一旦开启,骗子可实时查看手机操作,包括输入密码的过程。
境外电话:以“00”或“+”开头的电话多为诈骗电话,需直接挂断。
紧急应对措施
若发现手机异常黑屏或账户出现不明转账,需立即采取以下行动:
1. 强制重启手机,并拔掉SIM卡切断网络连接。
2. 快速冻结银行卡,联系银行客服挂失。
3. 保留转账记录、通话记录等证据,第一时间报警。
防诈核心原则
1. 验证身份在进行资金交易时,必须通过正规途径对对方身份进行确认,绝不可轻率相信电话或短信中的信息。
2. 保护敏感信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信息绝不透露给他人。
3. 拒绝非正规渠道办理贷款、征信修复等相关业务,请务必选择银行或正规持牌机构,切勿使用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