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规则明确禁止录播直播行为】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直播平台已将直播间内播放录制视频的行为明令禁止。以北京市民刘女士为例,她在某平台的“直播精选”栏目中,不止一次遭遇同一带货明星的录制片段被反复播放的情况。这些录制内容被分割成若干小段,每一段都聚焦于推销一款特定的商品,并模拟直播的形式持续不断地进行播放。
【授权账号仍存违规风险】
需特别留意,即便已经取得了主播直播内容的授权,相关账号仍有可能遭遇违规的隐患。记者观察到,一个短视频账号虽标明为“××官方授权切片”,然而其直播内容实则是由主播过往直播片段拼接而成。该主播向记者确认,该账号确实已经获得了官方的授权,并且所售商品均来自其合作的店铺。平台客服明确指出,一旦直播过程中录播内容所占比重过大,系统便会将其视为违规行为,并即刻予以终止该直播。
【平台强调直播实时互动特性】
各大平台在其规则中明确指出,直播的核心要素是即时性和互动性。它们规定,主播需进行真正的实时直播,严格禁止使用预先录制好的视频来替代直播内容。此规定的宗旨在于确保用户能够获得优质的体验,并促进平台生态的良性发展。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要完全根除录播现象,仍面临一些技术上的挑战。
【录播产业链悄然形成】
平台的规定与市场实际状况呈现出鲜明对比,这是因为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专门传授录播技术的完整产业体系。来自贵州某传媒机构的员工马浩透露,为了顺利开展录播并绕过平台的审查,必须精通相关专业技术以及特定软件的操作。他们公司自主开发的录播系统,正与专业课程培训相融合,积极向有意向者推广这项技术。
【半无人直播技术盛行】
行业内部对录播和直播区域进行了详尽的区分,特别是“半无人直播”这一模式颇受欢迎。商家会在主播实际开播的同时进行内容录制,并在直播过程中反复播放这些预先录制的素材。在音频处理上,既可以选用实际录音,也可以运用AI合成的声音与之相配合,从而满足平台对声音检测的规范要求。
【高价培训暗藏风险】
记者观察到,网络平台涌现出大量机构,它们提供无人直播技术的培训课程,费用范围在5980元至9800元不等。这些机构宣称,它们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包括选品指导、供应链合作、直播间搭建以及风险控制应对等方面。然而,根据投诉平台提供的数据,以“无人直播 带货”为主题的投诉已累计超过1500起,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水平不佳以及拒绝退还学费等方面。
【消费者权益易受侵害】
购买录播软件或课程后,不少消费者感到出乎意料,原因是平台已明确禁止此类行为,且他们的账户可能遭受封禁的威胁。在寻求退款时,商家却屡次以各种借口进行推脱。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机构在收取费用后,竟然与消费者中断了联系,导致消费者遭受了经济损失。
【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从法律视角分析,录播与直播活动对平台运营商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平台凭借优质内容与实时互动所建立的商业优势,理应得到法律的庇护。但若采取录播手段进行所谓的“无人直播”,不仅违背了平台的规章制度,还可能越界正当竞争范畴,从而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