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很多网友一直以来都在询问有关食用油的事宜,他们表示不知道什么样的油算是好油。价格差异那么大,其健康作用真的有诸多差别吗?每个产品都宣称自己的这种油特别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究竟要比较哪些指标才好……
今天给大家讲讲食用油排名的相关事宜。大家看完之后,或许会对日常所接收到的一些营销信息产生颠覆。接着再来讲讲选油的标准,由于需求目标存在差异,所以标准也各不相同。
1 热量排名
各种精炼食用油并列第一名。因为它们的脂肪含量都是 99.9%,热量值都是 899 千卡/100 克,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所有食物当中,899 千卡/100 克确实是热量最高的了。
2 胆固醇含量排名
植物油都不含胆固醇,所以都排倒数第一名。胆固醇仅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而植物油里只有植物固醇,像谷固醇、豆固醇、菜油固醇等。
小知识:胆固醇的英文名为 ,其中 chol 代表“胆”,ster 代表“固”,ol 代表“醇”。固醇也被称作甾醇,胆固醇也被称作胆甾醇。
以上数据出自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该版本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于 2009 年出版。
可以说,在动物油里,奶油的含量相对是较高的。当然,因为动物的营养状况存在差异,每只动物产出的油脂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3 植物固醇含量
然后可能会有人问:植物固醇呢?哪种油比较多?
既然是植物固醇,咱们只需要看植物油里的数据就可以了。
以上数据出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该册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于 2018 年出版。
4 维生素E含量
大豆含有维生素 E,花生含有维生素 E,葵花籽含有维生素 E,各种坚果也含有维生素 E。植物种子当中或多或少都有维生素 E,榨油时就会一起转移到油里。因此,植物油是膳食中维生素 E 的重要来源。
维生素E有几个不同的组分,这里按总维生素E来排名。
橄榄油、椰子油和棕榈油所含维生素E都比较低。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5 维生素K含量
维生素 K 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
油脂是维生素 K 的来源之一。维生素 K 包含不同组分,其中 K1(叶绿醌)在各种植物性食品中广泛存在。K2 主要存在于发酵的植物性食品中。由于它是脂溶性维生素,在榨油过程中,种子里的维生素 K1 会随之进入油中。
维生素K1含量最高的,居然是价格亲民的大豆油和菜籽油!
数据来源为 G 和 JA。K1 关于油脂的研究:包括种类和性质等方面。该研究发表于《油脂与食品》1992 年第 40 卷,页码为 1869 - 1873。
6 维生素A
大家或许会产生疑问:既然已经有了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K,那为何没有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呢?
植物油中不存在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动物油含有这两种维生素,然而,猪油、牛油、羊油、鸡鸭油中的含量很低,它们根本不是这两种维生素的重要食物来源。
有一种是真正的维生素 A 冠军,这种冠军就是奶油(黄油、白脱),它的维生素 A 含量高达 840 微克 RAE/100 克。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7 饱和脂肪酸含量
这个必须把椰子油排在第一位。我家的椰子油在 23 摄氏度时才会融化。冬天的时候,它是硬邦邦的凝块。猪油、牛油、黄油等在大众心目中饱和度高的脂肪,也比不上它。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日常吃较多牛羊猪肉的人,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就会较多。所以,可以考虑选用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油来进行烹调。
8不饱和脂肪酸总量
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自然也就是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了。
所以,最高的前三名是菜籽油、茶籽油和葵花籽油。
然后是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和橄榄油。
棕榈油、棕榈仁油和椰子油垫底。
9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橄榄油闻名遐迩的原因是它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富含油酸(十八碳一烯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较为友好,能够提升 HDL-c(所谓“好胆固醇”),同时降低 LDL-c(所谓“坏胆固醇”)。
其实,若想获得单不饱和脂肪酸,并非一定要去购买橄榄油。存在许多其他的选择,并且这些选择在性价比方面或许会更优。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10 -3脂肪酸含量
鱼油我们不进行讨论了,因为没人会用它来炒菜。而猪油、牛油、羊油、奶油等动物油中含有的-3 脂肪酸也是非常少的。
植物油中的-3脂肪酸是-亚麻酸。这种-3脂肪酸能够在人体内转化为 DHA。然而,在杂食者中,其转化效率仅为 3%~4%。虽然这个转化效率听起来不高,但是-3脂肪酸的需求量并不大。即便对于孕妇来说,每天也只需要 250~500 毫克的 DHA 就足够了。
如果按照一天需吃 250 毫克 DHA 来计算,然而转化率仅为 3%,那么一天只需要摄入 8.3 克的 -亚麻酸就可以了。通过吃油来达到满足需求的程度,是存在可能性的。
常见植物油中,麻类种子榨出的油,其亚麻酸含量最高。这种油的亚麻酸含量在 30%~60%之间。在麻类家族的油中,亚麻籽油的亚麻酸含量最为突出。胡麻油、大麻油、火麻油等麻类家族的油,也都有类似的优势。各品种和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的亚麻酸含量都大幅度领先其他植物油。
此外,牡丹籽油和紫苏籽油等这些小众油品也具备这个高-亚麻酸的优势。然而,通常在一般的超市里是无法购买到的。
第二台阶指的是亚麻酸含量处于 5%至 10%之间的一些油品。其中包含核桃油、低芥酸菜籽油以及大豆油。松子的油也属于这个族群,然而,松子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将其用来榨油是很可惜的。
其他油基本不具备供应-3 脂肪酸的意义。橄榄油不具备,茶籽油也不具备,花生油同样不具备,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也不具备。这些油的-亚麻酸含量通常低于 1%。
11 -6脂肪酸含量
植物油中含有-6 脂肪酸,其中主要是亚油酸。在我国现有的各种油品当中,亚油酸含量丰富的品种很受欢迎,缺乏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一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12 必需脂肪酸含量和比例
人体需要两种必需脂肪酸,一种是-6 系列的亚油酸,另一种是-3 系列的-亚麻酸。这两类必需脂肪酸的比例以 4 到 6 比 1 较为适宜。
一般而言,食物中存在着广泛的 -6 系列亚油酸来源。例如,鸡肉含有亚油酸,坚果含有亚油酸,花生瓜子也含有亚油酸。并且,大部分炒菜油中亚油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因此,人们不必担心会缺乏亚油酸。
较难凑齐的是-3 的脂肪酸。倘若吃鱼不够勤快,亦或是所吃的鱼品种不当,既不是高脂肪的海鱼,也不是食肉的淡水鱼,那么便难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3 脂肪酸。此情况会引发炎症反应过高、易于长痘痘以及心血管病风险上升等问题。
可能有人会问:哪些淡水鱼是“不食肉”的呢?像鲢鱼,它是食草淡水鱼,-3 脂肪酸含量很少;草鱼也是食草淡水鱼,-3 脂肪酸含量很少;鲫鱼同样是食草淡水鱼,-3 脂肪酸含量很少;鲤鱼属于食草淡水鱼,-3 脂肪酸含量很少;鳙鱼是食草淡水鱼,-3 脂肪酸含量很少;武昌鱼也是食草淡水鱼,-3 脂肪酸含量很少。
核桃油和大豆油这两种油,它们的两种必需脂肪酸都特别丰富,并且两者之间的比例也令人满意。
其他油有的亚油酸比例太大,而与-亚麻酸完全不成比例;有的两者都少,必需脂肪酸含量很低。
13 耐热性
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且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低,其耐热性就好。不耐热的油,在长时间高温油炸时,或者在爆炒、过火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大量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像苯并芘等。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也容易形成反式脂肪酸。
所以,对热最稳定的是椰子油,然后是棕榈仁油和棕榈油。
亚麻籽油含有大量 -3 脂肪酸,它是最不稳定的。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含有大量 -6 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也较为不稳定。
看了这么多数据,有点眼花缭乱了吧。最后帮大家梳理一下。
你主要期望从油里获取何种成分呢?你最为在意的是哪一种对健康有益的成分呢?
这些看排名就可以了。
具体要买哪一种,需看你具体需要何种成分,要看你喜欢什么风味,还要看你打算用多少预算来买油。通常来讲,价格和营养价值的相关性不大,因为价格主要是由生产成本以及营销成本所决定的。
口味方面,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东北人喜爱大豆油的风味,四川人舍不得菜籽油的香气,河北和山东的人喜欢花生油的浓香,京津地区的人迷恋芝麻油的美味,还有人更中意茶籽油那种没有各种风味的清淡味道。在这方面我不做评价。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