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土拍表现超预期】
自6月1日起,上海启动了本年度首轮集中供地,短短5天内便高效地举办了10场土地拍卖活动。在这其中,36宗住宅用地全部成功售出,为上海带来了总计834.7亿元的收益。这一显著的成就,使得上海在22个重点城市首轮土地拍卖收益排名中位居首位,远超了市场最初的预估。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疫情对市场产生了强烈影响,土地出让的进程曾一度被延期,然而此次的土地拍卖活动却依然按计划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开发商参与的热情并未出现明显减少。
【本土房企表现抢眼】
审视那些成功获得土地的企业,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上海的本地房地产企业表现尤为抢眼。即便是在疫情对销售造成冲击、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结构调整的困境之中,这些企业依然毫不犹豫地在上海进行土地购置,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他们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坚定信心。依据相关数据,在这40宗土地交易中,本地房地产开发商成功拿下了18宗,成交总额累计高达294亿元人民币。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上海佳运置业、大华集团以及上海海港新城分别成功竞得两宗地块,此外,其他房地产开发商也均有所收获。
【本土房企优势分析】
宋红卫,身为同策研究院的研究总监,特别强调了中国本土房地产企业在此次土地拍卖中展现出的显著优势。他们对于上海房地产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对市场的结构和成长阶段把握得精准,对消费者的购房意愿有着深刻的洞察。因此,在市场分析和风险管理的领域,他们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局面。临港区域的优势在此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该区域推出的8宗土地中,多达7宗已被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商成功竞得。
【部分房企提前布局】
在土地拍卖活动正式开启序幕之际,已有部分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以最低价格成功竞得土地。以临港新片区为具体案例,多个地块已分别落入临港集团、上海纺织、浦发集团以及上海金桥等企业的手中。这种在拍卖活动开始前便已进行布局的策略,充分展现了这些企业对上海市场的长期看好和坚定的信心。
【市场回暖迹象显现】
从销售的角度分析,市场已经露出了复苏的端倪。以奉贤新城的保利明玥霞光项目为例,项目复工后的首日便迅速启动了线上选房流程,仅仅两个小时,238套住宅便宣告全部售完。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网站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涉及15个区域的多处新房项目将接连进入市场,整体供应量预估将达149.7万平方米,这一连串举措无疑将显著推动市场供应量的提升。
【未参拍房企的表态】
未参加本次土地拍卖的本地房地产公司普遍对上海市场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鉴于上半年市场复苏迹象并不显著,且销售回款面临诸多限制等复杂状况,这些公司正致力于确保资金流动性。他们透露,若市场状况恢复正常,将重新评估参与上海土地拍卖的合理性。
业界权威人士广泛预测,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第四季度或将迈入上升期,届时将涌现出新的营销契机。这对已取得土地的开发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正面的讯号。整体而言,尽管疫情等不利因素对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上海的土地市场依然维持着稳定态势。众多房地产企业参与的热情并未有所减弱,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未来前景的坚定信念。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