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条”“京东白条”骗局解析
近期,众多用户不幸成为假冒“京东白条”与“京东金条”客服人员的诈骗受害者。这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信用记录的忧虑,诱使他们进行转账或贷款操作,结果造成财产损失。
1. 诈骗手法揭秘
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以下步骤实施诈骗:
获取个人信息非法途径获取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诸如姓名和职业等关键数据,随后假扮成京东的客服人员。
制造紧张氛围若消费者持续使用“京东白条”与“京东金条”,其信用记录将遭受不利影响,这无疑会对消费者对信用记录的重视程度带来压力。
诱导屏幕共享强制性的要求受害者必须安装特定的远程视频会议工具,诸如腾讯会议或Zoom,利用屏幕共享的特性对他们进行操作监控,进而通过这一途径窃取他们的银行卡数据以及网络贷款账户的私密信息。
转移资金将受骗者引诱至网络贷款网站进行贷款操作,随即将所借资金转移至所谓的“清算账户”。
2. 诈骗电话的“精准”时机
众多受骗者表示,此类诈骗电话往往在人们工作最为繁忙的时段(比如上午或下午)突然铃声大作,此时人们的注意力较为分散,更容易在慌乱之中轻信对方的言语。诈骗者的手段极具迷惑性,他们通过不断拨打同一电话来增强自己的可信度,直到受害者放松了警惕。
3. 高学历群体成主要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在诸多诈骗案例中,超过八成受害者均具备高中或更高学历。鉴于高学历人士普遍对个人信用状况极为关注,且担忧信用问题可能对其贷款申请、出行安排等带来不利影响,不法分子便趁机利用这种心理,精心编织出具有针对性的言辞,诱使受害者进行操作。
如何防范此类骗局?
警惕陌生来电京东官方绝不允许通过电话诱导用户取消账户,亦不会强迫用户更改利率设定,更不会提出转账要求。
拒绝屏幕共享:任何要求下载远程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的行为都是诈骗。
核实信息接到电话时,若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您务必在京东官方应用里进行身份验证,亦或直接拿起电话拨打官方客服热线,以确认其真实身份。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总结
骗子的欺诈技巧持续升级,他们常常借助公众对知名品牌的信赖来进行诈骗。切记,真正的京东客服人员绝不会有转账或贷款的请求,一旦遇到类似情形,一定要保持镇定,迅速报警或是直接与平台官方机构取得联系以核实真伪。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