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例再现
4月3日,泉港区山腰街道的王女士意外地接到一通来电,来电者自称是京东的客服。通话中,客服告知王女士在京东白条账户中尚有20万元额度未曾使用,担心账户安全,建议她尽快办理账户注销。王女士在慌乱中,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瞩目国际版”应用,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随后,客服指引她查看银行账户余额,随即又指示她将二十万元转入一个指定账户进行验证。对方声称,验证一旦完成,所有资金将全额退还。然而,当被告知需要继续转账时,王女士这才察觉自己可能陷入了骗局,于是立刻报警处理。
4月9日,正值此时,泉港区前黄镇的居民张女士不幸遭遇了与之前类似的诈骗。骗子声称若不取消京东白条,她的个人信息将面临泄露的风险,于是诱使她加入钉钉会议并着手操作京东的“金条”贷款。张女士顺利地将“微粒贷”的借款转移至对方账户,然而,不久后,“客服”以操作失误为借口,突然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诈骗套路解析
1. 伪装身份不法分子常常假扮成金融机构或网络贷款平台的客户服务人员,有时还会展示他们伪造的证件或营业执照,通过这些手段,他们利用之前获取到的受害者个人信息,包括姓名、银行卡号等,以此来赢得对方的信任。
2. 制造恐慌:
针对有网贷记录者,谎称“不注销账户将影响征信”;
对于那些尚未提交贷款申请的个人,他们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已被不法分子非法窃取,并用于在网贷平台上进行注册”,同时他们还发出警示,指出若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会遭受相应的不良后果。
3. 诱导转账:
需在隐秘场所悄悄添加QQ好友或秘密安装视频通讯工具(例如瞩目、钉钉),继而在“屏幕共享”功能下窃取交易资讯。
引导受害者向官方指定的账户实施借款和转账操作,或者直接窃取他们银行卡中的资金。
防骗关键措施
1. 官方渠道核实接到所谓客服来电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官方公布的客服电话进行身份验证,切勿轻信来电中的信息。
2. 拒绝非正规操作:
不添加私人社交账号;
不下载不明会议软件或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3.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绝不向他人透露。
总结提醒
这类诈骗行为主要针对受害者对信用信息泄露的忧虑,通过假冒身份、心理压迫、技术手段等作案方式实施犯罪。务必牢记:所有要求进行转账或提供贷款的所谓“客服”都是骗局,必须立即报警,并且妥善保存好所有相关证据。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