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微信支付在中国国际金融展览会上隆重亮相,全方位展示了其在四个领域的创新成就。
2025年6月18日至20日,恰逢中国国际金融展的举办之际,微信支付在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科技创新领域,微信支付不断取得突破;在促进消费方面,它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为外籍人士提供支付服务上,微信支付表现卓越;同时,在科技向善的道路上,微信支付也做出了贡献。依托丰富的数字化工具和创新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微信支付持续为商业生态和社会价值的提升贡献力量。
【助力中小微商户:轻量化工具提升经营效率】
为了破解中小微商户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微信支付在此次公开亮相中,首次向大家展示了“收款链接”以及“分销管理”等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商家可便捷地通过“收款链接”功能,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迅速打造专属商品链接,该功能广泛适用于朋友圈、群聊接龙等社交场景,同时具备对不同商品进行灵活定价及订单处理的强大支持;“分销管理”功能则助力商家对分销员的业绩进行精确数字化监控,进一步优化销售流程,显著降低运营成本。调查数据表明,此类工具已为超过百万商户提供服务,其中许多商家的月度分销订单量增幅甚至达到了惊人的40%。
【入境支付服务升级:外卡消费笔数同比增长200%】
国际旅游业的回暖促进了微信支付“外卡外包”服务的持续优化。据2023年6月的数据显示,外籍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完成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三倍。具体执行的战略包括:
1. “外卡内绑”新用户在完成国际卡绑定手续之后,即可获得为期六十天的每日手续费全免政策,每日最高免除额度为1000元。
2. “外包内用”香港的八达通、泰国的K Plus等共计16种境外支付手段已纳入系统,覆盖了8个国家和地区,为海外用户带来了便捷的扫码支付服务。此外,微信支付与数字人民币携手进行试点,外籍用户能够利用这项服务轻松创建钱包,并在超过千万家商家那里享受到线下扫码支付的便捷。
【技术创新:刷掌与AI驱动场景落地】
微信支付在公共交通和养老服务等领域,首次展现了掌纹识别技术的熟练应用。以新加坡的试点项目为参照,乘客能够通过掌纹识别迅速将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关联,有效将支付过程压缩至一秒以内。此外,还创新性地引入了虹膜识别技术解决方案,致力于探索未来无需接触的便捷支付模式。在基础功能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得到广泛运用,涉及商家服务、风险管控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环节。以智能客服为例,其解决率已攀升至85%,而在欺诈交易拦截方面,准确率更是高达99.8%。
【科技向善:“爱心小店”计划传递善意】
微信支付正式推出了“爱心小店”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社区中小型店铺的发展。该计划不收取任何费用,为商户提供包括经营管理培训、流量推广援助以及低利率贷款在内的多项服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0家小型商户从中受益。此外,微信支付与公益机构合作,推出了“消费捐”功能,让消费者在每次支付时都有机会自愿进行小额捐款,至今已成功筹集善款超过2000万元。
【跨境支付探索:数字人民币与多边合作】
在人民银行的引领下,腾讯顺利地实施了数字人民币的“条码互通”验证流程,此成就确保了小程序、视频号及线下码能在不同场景中实现支付的无缝对接。来年2024,腾讯计划拓宽跨境服务的覆盖面,届时海外用户将能借助数字人民币App,在微信商户码中完成消费操作。此外,腾讯加入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这一举措为跨境清算提供了技术上的验证与支撑,进而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将单笔交易的处理时间压缩至3秒以下。
本次金融盛会上,微信支付以“工具、场景、生态”三者融合的策略,全面呈现了其在商业支持与社会价值塑造方面的全面闭环能力,持续推动支付科技的进步与普及。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