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通过篡改来电号码进行的欺诈行为愈发盛行,我们亟需增强防范意识。此类诈骗多借助特定的软件或网络渠道,犯罪分子得以模仿他人电话号码拨向受害方,借助彼此间的信任进行欺诈活动。
诈骗手法解析
该诈骗手段的关键在于对来电显示号码的篡改。实施者主要采用两种手段:网络电话平台和电脑软件。在网络电话平台上,操作步骤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拨打平台提供的号码并迅速挂断,随后等待平台回拨,再输入目标号码;其次,重复上述步骤,但这次输入的是伪造的号码。在整个过程中,通话双方看似保持通话状态,实际上只需支付平台服务费用。
技术原理揭秘
从技术层面分析,所谓的“来电显示篡改”实际上依赖于网络IP电话网关的技术手段。诈骗分子在主叫方与电信公司网关之间擅自自己的网关设备,随后对主叫号码进行任意修改,并将修改后的信息送入电信系统。这一过程相当于在传统的通话交换系统中引入了一个“中间环节”。
典型案例剖析
常见诈骗手段之一便是:拨打的电话号码看似是亲友,但接通后却变成了陌生人。骗子会以各种理由(比如正在检查货物、急需资金等)要求汇款。因为电话显示的是熟悉的号码,受害者常常不加思索地转账,等到事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范措施建议
确保通讯录安全:手机中的联系人信息常成为犯罪者的猎物,因此必须谨慎保存。
在处理借款申请时需格外小心:不论来电显示的号码如何,涉及金钱交易的部分务必进行详尽核实。
3. 回拨验证:按显示号码回拨,若无法接通则极可能是诈骗
4. 及时报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公安机关反映
警方特别提醒
1. 不要轻信任何自称"熟人"的借款要求
2. 转账前必须通过其他可靠渠道确认
3. 注意保存通话记录作为证据
4. 警惕所有要求提供银行账户信息的行为
当前此类诈骗案件数量不断攀升,犯罪分子常常把受害者的亲朋好友当作掩护目标。我们务必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既要严守个人信息,还要掌握识破骗局的方法。切记:在金钱交易面前,多一份小心,就能减少一份潜在的危险。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