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信诈骗事件频发,犯罪分子频繁采取冒充本地号码的手段进行欺诈。孟先生不幸遭遇的“航班延误赔偿”骗局,便是这种诈骗行为的典型例子。诈骗者利用伪基站将境外来电伪装成本地号码,导致受害者降低了警觉性,最终造成了十八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案件侦查阶段,警方成功曝光了一个完整的犯罪团伙。该团伙由罗某某担任首领,他们通过购买实名制的电话卡,搭建了虚假的通信基站。这些电话卡主要来自二手手机回收行业的李某某和潘某某,他们以每张1000元的高价出售这些电话卡,非法赚取了近10万元。
电话卡回收领域波涛汹涌,情况令人咋舌。李某某与潘某某获取电话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他们在回收旧手机时,刻意保留那些尚能使用的SIM卡;二是他们还会特意搜集那些老年人在更换新卡后遗弃的旧卡。接下来,他们会对这些电话卡进行检测,从中挑选出能够正常使用的部分,然后以高价转手卖给诈骗团伙。
法律对一切违法行为均执行了严厉的处罚。在2024年11月13日,检察机关依据既定的法律条款,对两名涉嫌参与网络犯罪活动的嫌疑人提起了公诉。紧接着,到了同年12月30日,法院对这两名嫌疑人分别做出了判决,分别判处他们一年六个月和九个月的监禁,同时要求他们缴纳相应的罚金。两名嫌疑人尽管对判决结果表示了不悦,并且已经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了上诉,然而即便如此,到了2025年3月11日,二审法院仍旧维持了最初的裁决。
个人信息保护正遭遇重重困难。此案例提醒我们,若对废弃的电话卡处理失当,将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风险。无论是买卖还是租赁个人电话卡,都存在违法的可能。一旦这些卡片被用于犯罪,持卡人将可能遭受信用损失,甚至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正确处理废弃手机卡的方法:
办理注销手续时,请务必携带您的身份证件。您可以选择亲自前往运营商的营业厅办理,或者选择通过线上途径进行操作,两种方式均可完成注销流程。
用户可通过停机服务缴纳每月费用,以此确保手机号码的保留。该服务尤其适合那些目前暂不使用手机,却可能在未来需要使用该号码的消费者。
在SIM卡中设定一个个人识别码:不论您是否打算继续使用,这一步骤均能有效地阻止他人未获授权擅自使用。
在您更换手机号码之前,请您务必先进行操作,解除与所有银行卡、信用卡及其他金融账户之间的绑定关系。
请立即对微信、QQ、电子邮箱等账户进行手机号码的更新操作,务必保证社交平台关联信息的准确性。
安全使用手机卡的建议:
绝不可随意抛弃:对于那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手机SIM卡,我们务必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妥善处理,以防不法分子趁机获取。
2. 不外借:个人电话卡不得出租或出借给他人使用。
3. 及时解绑:更换号码前要全面检查各类账户绑定情况。
务必保持高度警觉,遇到任何可疑电话,必须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那些自称为“客服”却未透露身份的来电。
5. 积极举报:发现非法收卡贩卡线索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每个人都应增强对隐私保护的警觉性,对不再使用的电话卡进行妥善处理,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个人隐私,而且对于阻止电信和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共同构筑信息安全防线,以确保犯罪分子无法得手。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