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区,众多“女装工厂店”如同春雨后破土而出的笋,迅速增多,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服装的首选之地。这些店铺的服装售价普遍比商场便宜三分之一到一半,吸引了大批市民络绎不绝地前来选购。蔡女士便是这股热潮中的一员,起初她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却未曾料到,她竟然一口气买下了好几件衣服。
价格优势明显
在吕厝地铁站周边,有一家专门售卖女装的店铺,春装款式在此处价格多在100到200元之间。而反观商场,那些动辄上千元的羽绒服和粗呢大衣,在此仅需300到500元就能买到。店员向我们解释,这些服装均由厦门本土品牌独立制造,生产基地位于海沧区。由于省去了中间环节,这里的商品价格更具诱惑力。
质量与品牌同款可选
湖中公园地铁站附近的“工厂店”主要销售价格分别为99元、199元和299元不等的多款服装。据店员透露,这些服装均由工厂直接供应,其中包括不少中高档品牌的设计,其品质与专柜销售的产品并无二致。店内还陈列有高端品牌的大衣,价格优惠至一折至二折,价格区间在400至1000元之间,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线上线下结合引流
这些“工厂店”多位于繁华的商业区或地铁口附近,同时利用抖音等社交媒介大力宣传,以此吸引网络用户关注,进而带动实体店的销售。这种策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店铺的知名度,也让更多消费者对这种购物模式有了了解。特别是某些店铺在抖音上拥有大量粉丝,视频观看次数亦十分可观,这充分展现了它们在市场上的强大吸引力。
行业背景与市场驱动
“工厂店”这一理念并非新鲜事物,但厦门地区近两年内其数量却急剧增长,特别是去年年底,众多女装品牌争相举办“内购会”,活动规模更是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厦门纺织服装同业商会秘书长李以希表示,这种经营方式对消费者和商家双方均有极大的益处。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服饰,同时,商家也借此良机整理库存,确保资金的有效回流。
行业发展隐忧
李以希指出,那些自诩为“工厂店”的商家实际上只是玩弄花招,它们的经营模式并不成熟。在厦门,服装产业以“精致小巧”为特点,缺乏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主要以设计师的工作室和高端品牌为主。此外,许多店铺并没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主要依靠模仿流行款式,通过网络营销来吸引顾客,这种经营方式难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未来趋势
李以希指出,服装业未来将朝着品牌化和专业化的方向演进。虽然“工厂店”模式在短期内能够吸引消费者,但若缺乏新产品的研发和品牌的塑造,这种经营方式可能难以持续。消费者在选择时还需保持警觉,不要因为低价的诱惑而忽视了商品的质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