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证据:确保完整性与法律效力
应对京东商家发布的不实宣传及客服的回避行为,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及法律效力显得尤为关键。首先,必须细致保存双方间的对话记录,建议使用手机录屏功能(并确保包含时间戳)和截图方法,并且保留原始文件,以防日后被质疑内容被篡改。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证明文件,诸如订单界面、支付记录以及商品信息页面,必须明确指出商家夸大宣传的内容,例如“假货赔偿十倍”、“正品保障”等承诺。
通话录音:固定责任归属
在与京东客户服务人员的沟通过程中,务必开启通话录音,对客服处理的具体事宜提出疑问,并促使客服认可其应承担的义务。例如,可以具体询问:“为何不对商家的虚假广告进行相应的处理?”“该平台是否认可商家这样的行为?”此类回应极有可能转变为证明平台“明知或应知”存在欺诈行为的重要证据。
司法取证:区块链存证与公证
采用“权利卫士”软件对证据进行区块链存证,每次费用为9.9元,法院对其不可更改的特性表示认可。在案件金额较大,存在争议时,当事人可向公证处申请《电子数据存证证书》,此类证书的费用大致在800至1500元,有助于显著提升证据的证明效力。
投诉与举报:多渠道施压
1. 平台投诉请致电京东客服热线,并恳请将通话转至“高级纠纷处理专员”,同时确保告知对方您已妥善保管相关证明材料,并强烈要求对方在24小时内提供明确的处理办法。
2. 行政投诉在国家信访局的官方网站上,针对京东集团涉嫌的庇护欺诈行为,我们提出了投诉,所幸其处理速度相对较快;然而,若涉及支付方面的纠纷,我们建议您向北京市金融监管部门举报京东金融的违规举动。
3. 刑事报案若金额超出三千元大关,需携带证据链,该链包括商家欺诈的详细事实以及客服庇护的相关记录,随后前往派出所进行报案。同时,对京东平台及商家提出“共同诈骗”的指控,此指控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法律依据:索赔与追责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主张商品价款三倍赔偿(最低500元起)。
电子商务法第38条:京东作为平台未尽审核义务,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诉讼策略将京东及其合作伙伴纳入同一被告名单,该案件涉及“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以及“欺诈行为”两大类别,原告的诉求涵盖了要求退还货款并实施三倍赔偿、支付不少于5000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支付律师代理费用。
舆论施压:倒逼平台回应
1. 外部曝光在黑猫投诉平台投放文章,其标题明确揭示“京东官方涉嫌合谋实施诈骗”;与此同时,在抖音和微博上发起关于#京东诈骗产业链#的讨论,提及了京东官方微博以及众多权威媒体,利用舆论的力量推动京东作出回应。
2. 内部举报向京东的廉政邮箱发送举报信,若涉及客服人员涉嫌受贿或庇护他人,一经查实,涉事人员将遭受辞退的处理。
注意事项:避免踩坑
拒绝调解:不接受京东以“补偿京豆”搪塞,坚持现金赔偿+书面道歉。
直击要害跳过初级客服阶段,京东一般会采取法律途径、监管力量以及舆论影响等多种方法,对问题实施全方位的压迫,同时迅速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力求达成主动的和解。
高额案件升级若所涉金额突破五万元大限,必须立即与经侦部门取得联系,并对京东及其商家应负的刑事责任展开追究。
通过上述方法,消费者得以有序维护个人权益,推动平台执行法定职责,同时,对其他商家也产生了规范商业行为的示范效应。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