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中国“好西瓜”擂台赛于昌乐西瓜科技示范园拉开帷幕。全国多地的 700 多个西瓜品种纷纷亮相于此。经过层层筛选,昌乐县五图街道邓家庄村的夏海涛所种植的大西瓜,以 112.6 斤的重量,在大型西瓜重量组中夺得了冠军。
夏海涛种的西瓜,个头比较大。同时,在提升西瓜品质方面,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
今年,夏海涛种植的最大西瓜达到 112.6斤。
今年 3 月下旬开始,夏海涛种植的“冰糖翠玉”小型西瓜上市了。2 个月时间里,他每天都能往全国各地发送约 2000 箱西瓜。最早上市的西瓜价格是 20 多元一斤,并且依然供不应求。订购西瓜的客户,大多是往年的“回头客”。
夏海涛今年 43 岁,从 16 岁起就开始种植西瓜,与西瓜打交道已有将近 30 年之久。如今,他已然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但成立了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还特意注册了西瓜品牌。
昌乐西瓜具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昌乐县尧沟镇(2007 年划入昌乐县宝城街道)是夏海涛的老家所在之处,这里是设施西瓜栽培的发源地。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当地西瓜栽培逐步发展,从地膜覆盖到小拱棚,接着到大拱棚,设施化水平持续提升。在 20 多年的时间里,夏海涛一直在家乡种植拱棚西瓜。
2017 年,夏海涛抵达昌乐县五图街道邓家庄村。他流转了 600 多亩地,随后建起 49 个高标准冬暖式大棚。自此,他开启了新的种瓜模式。
俗话说“旱瓜涝枣”,西瓜适宜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里种植。昌乐古火山群是山东省继泰山、济南名泉后的第三处国家自然遗产,邓家庄所在的区域,其土壤是由火山碎石形成的,这种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昌乐县依托特殊的火山地质。去年进行了公众投票等环节,也进行了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了西瓜、小米、西红柿、芋头、甜瓜、南瓜、花生、地瓜等 8 个昌乐“火山农八鲜”产品。
瓜农在种植西瓜时,为追求产量,通常会多浇水且多追肥。夏海涛在种植西瓜时,不使用化肥以及鸡粪这类有机肥,而是选取发酵大豆等作为有机肥。在西瓜的生长环节,会严格把控水分,以避免西瓜过快地膨大。
夏海涛种植的西瓜都有各自的授粉日期。在生长过程中,他对西瓜严格进行控水操作,也严格进行控肥操作,还严格进行控温操作。
冬暖式大棚的保温效果较为良好,不过也存在着昼夜温差较小的情况,导致种出来的瓜果甜度达不到理想状态。夏海涛有着自己的应对办法,在春季夜晚温度上升至 10℃及以上的时候,就不会再给大棚盖上保温被;而当夜晚温度达到 15℃的时候,大棚夜晚的通风口也不会再进行关闭。这些举措有效地增大了昼夜温差,使得西瓜的糖度得到了提高。
传统的西瓜采收依靠瓜农的经验,一是观察瓜皮颜色,二是用手拍打听响声。在夏海涛的瓜棚中,每个瓜蔓上都挂着一个小纸牌,这个小纸牌是西瓜的“身份证”,它上面记录着具体的授粉日期。“如今种植的‘冰糖翠玉’品种,成熟期为 45 天。按照授粉日期统一进行采摘,就能够保证西瓜的成熟度是一致的。”夏海涛说道。
只有糖分达标后才能采摘。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赖天气来进行种植和收获,丰收或歉收完全取决于年景的好坏。夏海涛种植西瓜时依靠天气收获,不过是在有保护地的条件下,充分运用光热资源,以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如今,夏海涛通过合作社进行带动。他带领着邓家庄村的 40 多户村民种植高端西瓜。同时,全县发展的社员有 300 多户。
昌乐无籽开创了省内无籽西瓜培育的先例。昌乐县培育出了多个西甜瓜新品种,数量达 100 多个。当下,昌乐西瓜种植设施栽培的面积在全国居于首位。
昌乐在西瓜新品种研发以及栽培管理方面一直处于我国西瓜产业的高位。昌乐县西瓜研究所的所长赵平介绍道,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昌乐先后培育出了“乐蜜”“昌乐无籽”等众多西甜瓜新品种,达 100 多个之多。其中,“昌乐无籽”是山东省首个自主研发的无籽西瓜品种,为省内无籽西瓜培育开创了先河。
目前,昌乐西瓜的种植面积为 16 万亩。其设施栽培面积在全国处于首位。年产量为 60 万吨。年产值达到了 24 亿元。品牌价值达到 41.61 亿元,在全国西瓜品牌价值中位居第一名。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丛清洁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