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期,我国便出现了“风生水起”式的生鱼片食用方式,即将新鲜鱼片与各式调料汇聚于一巨碗中,众人共同搅拌,随后齐声高呼:“捞得风生水起。”此法至今在广东顺德得以传承,称作“捞起鱼生”,并被誉为我国鱼生的正宗象征。此传统不仅彰显了古人对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更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食的崇敬与极致追求。
顺德的鱼生文化
顺德,粤菜之根,孕育了“捞起鱼生”这一美食。此菜对食材新鲜程度与刀工要求极高。一般选用草鱼或鲩鱼等淡水鱼,去骨切片,再与姜丝、葱丝、柠檬叶丝、炸芋丝、花生碎等佐料相配。食用前,需将酱油和花生油加入其中,拌匀均匀。食客们围坐一桌,共同搅拌鱼生,同时高声呼喊吉祥语,寓意“风生水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一传统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是一种社交与祈福的仪式。
拆食:鳙鱼的多样烹饪
顺德人精通“拆食”技艺,他们把鱼的各个部分分开来烹饪,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食材的价值。比如,他们会先将鳙鱼煎至微黄,再拆去鱼骨,取出鱼肉,与木耳丝、胜瓜丝、冬菇丝、陈皮丝等食材一起炖煮成鱼羹,最后撒上榄仁和胡椒粉。这道鱼羹色泽乳白,口感鲜美滑嫩,层次分明,是顺德的传统名菜之一。而且,顺德人还归纳出了“大鱼头、扁鱼腹、鲩鱼尾”的食鱼口诀,他们认为这些部位的鱼肉最为美味。
煎焗鱼嘴:鳙鱼头的极致美味
顺德名菜煎焗鱼嘴,以鳙鱼头部的鱼唇、脸颊肉和鱼头皮为主料,经过腌制后煎至色泽金黄,再经过焗制使味道更加醇厚。此菜酒香四溢,肉质鲜美多汁,尤其是鱼唇的柔滑和鱼颊肉的细腻,尤为人们所赞誉。顺德厨师对火候的精确把握,使得鱼嘴外皮酥脆,内里嫩滑,香气扑鼻,成为宴席上的常备佳肴。
快炒水蛇片:镬气十足的顺德小炒
顺德小炒中的水蛇片颇具特色。厨师将蛇肉切成薄片,随后用旺火快速翻炒,加入调料,勾芡后均匀铺在碧绿的菜叶上。从处理蛇肉到烹饪完成,整个过程仅需短短五分钟。蛇肉色泽鲜亮,锅气浓郁,口感清脆可口。此道佳肴充分体现了顺德人对食材极致追求及烹饪技艺的高超。
蒸鱼:顺德的独门技艺
顺德人烹饪蒸鱼别具一格,他们采用鱼背朝上的独特方式“竖立”蒸煮,摒弃了常规的平铺做法。此创新手法确保了鱼肉受热均匀,口感更加鲜美。蒸鱼时,他们精选活鱼,辅以姜片、葱段和酱油,火候控制得恰到好处,鱼肉的鲜美味道得以充分释放。这种烹饪技艺已成为顺德菜系的一大优势。
酿鲮鱼:巧思与技艺的融合
顺德人家中常备的佳肴之一便是酿鲮鱼。为了确保食用时无刺,厨师们会细心地将鲮鱼皮完整地剥下,再将鱼肉剁成细腻的肉末,并与各种配料充分混合。之后,将调好的肉馅重新酿入鱼皮,放入热油中煎至色泽金黄。最终呈现出的成品,外观与真鱼几无二致,然而其口感却更为丰富,这无疑彰显了顺德人对烹饪细节的极致追求。
四杯鸡与炒牛奶:经典名菜的传承
四杯鸡以油、酒、糖、酱油各一杯调制而成,故得名,其肉质鲜美,酱香四溢。大良炒牛奶采用软炒技法,将牛奶与蛋清交融,再配以虾仁和腊肠粒炒制,最终呈现洁白柔滑的口感,奶香四溢。这两道佳肴充分体现了顺德人对传统烹饪技艺的执着追求与巧妙革新。
野鸡卷与脆皮烧鹅:传统与匠心的结晶
野鸡卷以冰肉为外层,火腿为内馅,油炸后外皮酥脆,内里香气扑鼻;脆皮烧鹅以皮脆肉嫩而闻名,尤其是勒流黄连地区采用的传统瓦缸炭烤技艺,更是声名远扬。这些美食不仅是顺德的独特风味象征,还蕴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均安蒸猪:舌尖上的顺德
均安蒸猪因《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而名声大噪。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经过蒸制,皮肤变得光滑,肉质鲜嫩,入口即能化开。这道菜肴充分展现了顺德人对食材原始风味的珍视以及对烹饪技艺的继承。
顺德之饮食文化内涵丰富,精深莫测,每一道佳肴的制作背后,无不蕴含着厨师们的智慧与精湛技艺。无论是那独具特色的鱼生仪式,还是蒸鱼技艺的创新之处,无不体现出顺德人对美食的极致追求与不懈探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