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及成效

Time:2025年05月14日 Read:15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近期,我区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经过精心规划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成效显著。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全区主要农作物的化肥使用效率提升至41.2%,比前一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农药的使用效率也增至41.5%,同比增加了0.5个百分点。此外,规模化养殖场的粪便处理设施和设备配备率已高达96%,而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9.5%。在废弃物处理领域,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高达89.5%,而农用残膜的回收率更是达到了87%,这些关键指标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源头减量措施全面实施

在化肥使用减量化的领域,我区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等先进技术,使得主要粮食作物每亩氮肥使用量成功降低超过5公斤。对于经济作物,我们实施了总量控制策略,使得全区化肥的使用量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农药减量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全区共建立了158个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了42个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并安装了3200台套智能化施药设备。养殖投入品的管理日趋严格,全区范围内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实现了12.3%的下降。

过程控制体系逐步完善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_农业污染源治理方案_农业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成果斐然。全区已建成86座大型沼气设施、42家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并孵化了135个粪肥还田的社会化服务团队。在秸秆的综合利用领域,设立了226个专业化的收储中心,培养了58家年处理量超过万吨的企业,同时推出了12款秸秆利用的新产品。农膜回收体系已实现全面覆盖,共设立了326个乡镇回收站点,以及4580个村级回收点。同时,成功研发并推广了5.6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

末端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农田退水治理领域实现了重要进展。已建成生态沟渠156公里,净化塘98座,氮磷流失量降幅超过30%。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全面展开,尾水处理设施覆盖面积达3.2万亩,生态养殖模式推广面积达15.6万亩。监测评估体系持续优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增至86个,完成重点区域污染负荷评估报告12份。针对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治理,我们已推广安全利用技术,覆盖面积达到了45万亩;同时,我们还设立了12万亩的治理修复示范区。

保障机制建设不断加强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_农业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_农业污染源治理方案

财政扶持持续增强。2022年,全区拨付了3.2亿元用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整治专项经费,并统筹了5.6亿元的其他项目资金。技术支持系统不断完善,与8家科研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成立了12个专家小组,推进了28个技术攻坚项目。政策激励措施逐步完善,将治理效果与资金分配相挂钩,对表现优异的15个县区进行了奖励。同步构建绩效考核机制,并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纳入到乡村振兴的考核指标体系中。

未来工作重点明确

依照《工作方案》的安排,接下来将着力推进以下四个关键领域的工作:首先,深化源头防控措施,力求在2025年实现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均超过43%;其次,优化过程管理,确保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2%;再次,加强末端治理,打造30个农田退水治理示范区,并将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率提升至85%;最后,构建长效机制,设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培育超过100家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