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费变相收取现象普遍
记者在走访了多家4S店之后发现,自西安奔驰事件爆发以来,一些汽车经销商已经对所谓的“金融服务费”进行了改头换面。这些费用被重新命名为“协助办理贷款服务费”、“咨询服务费”等,尽管名称有所变化,但其核心仍然是消费者在办理车贷时不得不支付的费用。销售人员的说法是:“这主要取决于贷款的金额,金额较低时费用也会相对较低。”
贷款购车成销售推荐首选
在4S店挑选车辆时,销售人员最先关心的问题便是客户的购车途径。若客户选择贷款购车,他们便会竭力推崇,宣称这是最为划算的方案。然而,这其中隐藏着一条行业的隐秘规则:通过贷款购车产生的各类费用,直接关系到4S店的盈利状况。正如销售人员所言:“第一年你势必要在此购买,因为你的贷款尚未还清。”
续保押金的强制要求
销售员在阐述续保押金事宜时表示:“鉴于贷款购车的车辆既存在保障也面临风险,通过贷款续保,待贷款结清后,客户可全额退还3000元押金。”这种看似合情合理的说法,实则隐藏着一种变相的捆绑销售手段。消费者不得不接受这种规定,因为“我们实在无能为力”。
费用收取方式的变化
尽管收费项目的名称发生了变动,但其本质内容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经销商将原先的“金融服务费”这一费用分摊至其他不同的收费项目中,这样既避免了潜在的风险,同时也确保了自身的利润。一些销售人员指出:“若不收取服务费,车辆的价格便无法享受到最低的优惠”,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隐蔽的盈利手段。
保险业务的捆绑销售
某些4S店规定,若客户选择贷款购车,则必须在该店内购买保险,其依据是:“只有完成保险销售任务,我们服务站才能从车辆保养中获得收入,从而维持公司的运营。”尽管相关部门已明确禁止这种强制捆绑销售的行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种现象依然屡见不鲜。
收费项目的解释
一些4S店宣称会详尽地说明所有费用:“每一项费用,我都能为你详细解说,保险费用你需承担,税费你必然得缴纳,至于金融贷款的咨询服务费,还需支付厂家的利息。”这些说法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然而实际上,其中许多费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上牌服务的额外收费
4S店常常提供车辆注册服务,然而其费用通常远超个人自行办理的成本。销售人员常以“新车购置后首要事宜便是为车辆注册牌照”为说辞,诱导消费者接受这项服务。实则,消费者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车辆注册流程,从而避免额外支出。
其他隐形收费项目
除了上述费用外,4S店还可能收取以下不合理费用:
1. 车辆出库费:针对不了解行情的新手购车者。
2. PDI检查费:本应由4S店承担的车辆检测费用。
3. 档案管理费:声称用于贷款资料的归档管理。
消费者维权建议
面对这些不合理收费,消费者应当:
1. 详细了解每一项费用的用途和依据。
2. 拒绝支付不合理的费用项目。
3. 保存好相关证据,必要时向监管部门投诉。
4. 对于强制搭售行为,可以直接拒绝或向消协投诉。
行业规范亟待完善
汽车销售领域当前尚有不少不规范的举动,监管机构亟需强化监管力度,构建起公开透明的收费体系,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消费者自身亦需增强防范意识,谨防陷入“低价吸引,高价结算”的圈套之中。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