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熟高粱的降温处理
将蒸熟的高粱均匀铺展,置于洁净的容器或竹席之上,以便其迅速散热和降低温度。待温度降至约25℃时,便可以加入酒曲。若温度过高,将会导致酒曲中的活性菌被杀死;反之,温度过低则不利于酒曲的有效活化。
酒曲的添加与活化
酒曲需与冷却至适宜温度的高粱充分混合,保证每颗高粱都均匀沾上酒曲。如对酒曲活化效果存疑,可以先将其用约37℃的温水溶解,静置10至15分钟,使其充分活化,然后才与高粱混合。这一操作有助于提升发酵的效率。
发酵容器的选择
建议选用食品级别的白色大桶进行发酵,这样的桶身颜色有助于我们监视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比如霉菌的滋生。此外,这种桶的材质既安全又无害,非常适合长期使用。
加水量控制
在液态酿酒过程中,推荐按照粮食的重量比例,加入1.5倍的水分;对于固态酿酒,同样需要适量加水,目的在于保持桶内适宜的湿度,从而为微生物的繁殖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若水分不足,将导致发酵过程不彻底;而若水分过多,则可能会降低酒液的浓度。
糖化过程(有氧发酵)
发酵启动后的前两天属于有氧发酵期,亦称作“糖化阶段”。在这一阶段,谷物中的淀粉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在此期间,无需将容器密封,只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即可。
密闭发酵(醇化过程)
两天后需封好内盖,随后进入一个密闭的发酵期。在此期间,糖分会被逐步转化为乙醇和杂质醇,整个过程通常不会持续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内部气压升高,建议在桶盖处安装一个单向排气装置,以便气体能够顺利单向排出。
搅拌的必要性(液态酿酒法)
酿酒过程中,液体原料需在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搅拌,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发酵过程更加均匀,从而提升最终的出酒效率。同时,搅拌所使用的工具必须保持干净,以防带入任何杂质或细菌。
自酿啤酒与葡萄酒的风险提示
自制的啤酒与葡萄酒由于难以完全去除杂质或检测其成分,安全隐患相对较高,例如可能受到杂菌污染的影响。特别是未经处理直接饮用的情形,其风险更为显著,因此并不推荐家庭自行酿造。
酒精度数的检测与调整
在蒸馏环节中,必须对酒精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以此来评估发酵的进展。对于自家酿造的白酒,建议将酒精度保持在约45度,这样做既可以确保酒的风味,还能防止酒精度过低导致口感单薄。
甲醇的防控措施
自产白酒中可能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在蒸馏过程中,必须执行“截头去尾”的操作,即去除最先和最后蒸馏出的酒液(其中甲醇含量相对较高)。另外,选择上乘的原料以及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也有助于降低甲醇的生成。
容器的清洗与消毒
玻璃瓶密封性能优良,然而却无法承受高温消毒。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清水洗涤加上高浓度酒精冲洗”的方法,以此来取代传统的蒸煮消毒,从而保证容器的清洁卫生。
灌装技巧
采用100毫升的量筒,分批倒入500毫升的酒液,以防止资源的浪费。在操作过程中,应当缓缓倾斜,力求降低酒液的洒落。
自酿酒的风味特点
自酿的酒或许会略带苦涩,这种现象属正常范畴,彰显了其纯正的口感。只要控制好酿造的温度和酒曲的添加量,对于苦味不必过分忧虑,它反而能够凸显出自然酿造的独特风味。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