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犯罪对当事人或社会公众的不利影响并非十分显著,然而在法律处罚时却仅被判处缓刑。缓刑意味着要被限制部分自由。那么,被判缓刑的人可以去外地工作吗?实际上,缓刑虽有一定生活自由,但需在当地机关的监视下生活,不能前往户籍所在地。下面来看具体内容。
一、被判缓刑可以去外地工作吗?
缓刑执行通常由户籍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开展考察工作。倘若在户籍地之外存在经常居住地,那么也能够由经常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来进行考察。在缓刑期间,若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进行迁居,就应当向考察机关进行报批并获得批准。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会有两种情况。一是犯新罪,二是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对于这两种情况,应当撤销缓刑。并且要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同时,要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来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若违反法律,或违反行政法规,或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又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且情节严重,那么就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相关法律知识: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的三种情况
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 9 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且情节严重,就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第三,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到缓刑考验期满时,原判刑罚便不再执行,并且应当将此情况公开予以宣告。
缓刑被称作暂缓量刑,也叫做缓量刑。它的意思是对触犯了刑律,经过法定程序被确认已经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宣告其定罪,暂时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然后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的表现,依照法律来决定是否适用具体的刑罚,这是一种制度。
综上所述,被判了缓刑却想去外地工作的话,应该放弃这个念头。因为缓刑虽然不需要继续关押,但它是国家对当事人的考验,看其是否能够守法生活。如果去外地工作,可能会被剥夺缓刑减轻处罚的机会。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