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寨县以学校作为承载的主体。把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技艺搬到了课后服务的课堂之上。使得非遗项目能够在校园之中“生根”。并且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每周三下午和每周四下午,丹寨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后服务会按时开展。在芦笙演奏特色课后服务课堂上,同学们手拿着芦笙围成半圆形状。在老师的指导以及带领之下,有的同学吹奏芦笙,有的同学跟着芦笙曲调进行踩堂。在那清脆悠扬的乐曲声里,同学们学习技艺,寻觅乐趣。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余国科说:“我的家乡麻鸟是锦鸡舞的起源之地,同时也是芦笙制造的之乡。我从小就跟着村子里的人学习芦笙,因此当学校开展芦笙课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把家乡的文化展现给大家,我觉得这特别有意义。”
另一边,服装专业的学生们迎来了他们每周期待的苗族刺绣兴趣课。在课堂上,当地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人一边讲解针法,一边拿出绣片现场做示范。学生们认真倾听,仔细观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开展了花纹设计、色彩搭配、针法练习等活动。在银针与丝线上下翻飞的过程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图已经展现在绣片上。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王小燕说,她特别喜欢苗绣刺绣这门课程。她是学服装设计专业的,能够把苗绣刺绣的民族工艺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接下来,她会努力学习这门课程。丹寨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潘皇琴高兴地说道:今天老师教我们学习了平绣和长短针绣。她已经学习这些针法一年多了。她还会平绣、皱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她对此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目前,全县各中小学已开始开设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有 20 个,民族文化浓厚,如芦笙舞、蜡染、刺绣、古法造纸等。这些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中职学校把课后服务和专业课程搭配起来,这样学生既能身心放松,又能收获知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专业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服装设计与制作这个专业,我们配备了苗族蜡染的老师和苗族刺绣的老师来开展课后服务。随后,我们会依据学生的需求以及专业设置的状况,聘请一批民间极为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向学生传授民族优秀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传承,并且在传承中获得发展。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