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才华横溢,他凭借新作《妈咪》震撼了戛纳,这部新作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他第四次来到戛纳电影节,延续了自身独特视角与令人嫉妒的天赋。该片首映后好评如潮,成为今年金棕榈大热影片。
如果在5月24日的本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上,泽维尔·多兰获得最终的金棕榈大奖,那么这位年仅25岁的导演,将打破一项尘封35年的纪录,即成为最年轻的金棕榈得主。1989年,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的《性、谎言、录像带》最终夺魁,当时索德伯格26岁。5月22日,戛纳风雨交加,多兰带着他的作品来到这里,用青春与活力点亮了这座海滨小城。
泽维尔·多兰拥有令人心动的镜头语言,他的外貌也十分出众。2009年,年仅20岁的多兰凭借《我杀了我妈妈》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斩获大奖。一年后,他更进一步,探讨爱情的《幻想之爱》入选当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且再度荣获大奖。之后,《双面劳伦斯》与《汤姆的农场旅行》上映,这位年轻且敏感的导演在世界影坛中成为了不可被忽视的人物,也有人认为他的电影具有王家卫与阿尔莫多瓦的风格。
新作主角仍是他最钟情的“母亲”
泽维尔·多兰25岁,他的作品引人注目,超凡脱俗,有明显个人风格。其电影作品有让人回味的对白,有意想不到的性描写,还有令人吃惊的情感深度。这位来自加拿大的年轻导演的作品看上去十分厚重,不像出自这个年龄的人之手。他总能把常见的社会现象拍摄得别具一格。他的作品现实又不缺乏艺术 。多兰此次带来的是一部黑色喜剧,其主题与他的第一部电影《我杀了我妈妈》相似,不过这次这部电影应叫做“我妈妈杀了我”。
这是一部极具个人化的电影,导演的情绪在其中处处弥漫,影片里充斥着唇枪舌战般的对白,演员几乎是本色出演。但存在一个问题,《妈咪》似乎时长偏长,且影片构建了一个不太贴合实际的未来。不过,电影的批判性相当有力。多兰总是擅长运用极为精准、十分辛辣的镜头语言,以及浓烈的画面色彩,来刻画一种边缘之爱,或是刻画最亲密人之间的情感,使其深入人心 。
《妈咪》讲述了情感羁绊,一方是患有狂躁症的母子,另一方是患有失语症的邻居,片中母亲狂躁疯癫,穿着前卫,好似街头不良少年,她还要面对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儿子,多兰的个人情感与成长在影片中皆有映射。
多兰谈个人经历和电影的关系
我和妈妈的关系,促使我创作出了我的第一部电影,之后,我又拍摄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电影,我的母亲是一名教师,我和她的关系与电影存在一些相似之处,然而,电影中的母亲是我虚构出来的,那并非我母亲的真实性格,并且和我的现实生活没有关联。
多兰在首映发布会上还解释,他的母亲与电影中的人物全然不同,他不清楚为何几部电影都是围绕母亲这一题材,也不明白是何种力量致使自己总关注社会中母亲这一身份 。
多兰称,他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他有一种复仇心理,尽管他和父亲的关系也挺好,他想要刻画的是极为特别的母亲这一女性形象 。
多兰年仅25岁,却是一位多产导演,出道后已拍摄七部作品,他称导演工作对自己而言如吸食毒品般令人着迷,多兰童星出身,他觉得年龄不应成为从事导演职业的障碍。
泽维尔·多兰是个具备多种才能的人。此次在电影《妈咪》里,多兰一人担任了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诸多角色。甚至影片的英文和法文字幕也是他亲自完成的。首映结束后,如雷鸣般的掌声说明了所有情况。各国电影媒体把本片和去年征服戛纳的《阿黛尔的生活》作比较。去年,在电影节接近尾声的时候,最后的金棕榈奖得主来得很晚,但是却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
有趣的是,多兰的服装品味展现出了他的格调以及年轻人的活泼。中午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与拍照会,他身着一身草绿色西装,在前往新闻发布会的途中,与路过的记者们合影、签名。实际上,新闻发布会大厅里,各国记者已慕名而来,挤满了大厅。发布会一结束,台前便挤满了要求签名的记者。晚上首映之时,多兰换上了一身时髦的午夜蓝礼服,他在红毯上成为了最亮丽的明星。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