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在南京游府西街小学体育馆,10位“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9最美小学教师”登上领奖台,这些教师是从全省教育系统评选出来的,他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10位辛勤耕耘的小学教师同时获得提名奖。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表示,这20位教师是新时代全省小学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现了全省30万名小学教师热爱儿童、播种希望、传承师道的精神风貌。
“昆虫老师”照亮孩子科学世界
在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孩子们喜欢把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抛给科学老师朱小琴,比如问“朱老师,蚂蚱的鼻子长在哪儿呢?”还问“朱老师,蚂蚁的六只脚是怎么走路的?”朱老师的解答总能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让他们的小脑袋得到启发 。
朱小琴走上科学教育岗位,首要任务是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当时条件简陋,只能用乙醚麻醉昆虫。有一次,她用乙醚麻醉昆虫时忘了时间,晕倒在实验室,被医生诊断为乙醚中毒。
她没有因为“晕”而退缩,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她领衔制作了上万只昆虫标本,之后,她又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打造了一个融教育、艺术、保存于一体的“昆虫馆”,这个“昆虫馆”能让孩子们感知“昆虫世界”的魅力与神奇,她也因此被称为“昆虫老师”“魔力百变老师”。
她牵头成立“华校少年科学院”,目的是更好地增进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该科学院下设地质、气象等12个研究所。大课间时,她和孩子们一起“捣腾”实验。午间休息时,她也和孩子们一起“捣腾”实验。放学后,她依旧和孩子们一起“捣腾”实验。孩子们在科技社团玩得十分开心,先后写出60多篇探究小论文,并发表在报纸杂志上。
“妈妈老师”给残疾孩子向上力量
在教室的后门口,高先莉老师每天都会帮助家长,将“肌无力”的孩子抱到座位上,那温馨感人的一幕,历经春夏秋冬,已然成为学校的精神标志 。宿迁市宿城新区实验小学的老师谈及同事高先莉关爱学生的事情,言语之中充满了敬意 。
高先莉从事教育工作将近30年,无论天气如何,她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达学校的人。她悉心呵护学生成长,对待残疾学生更是关怀备至,虽不是学生的妈妈,却有着胜似妈妈的爱。
2014年9月,面对生活无法自理却渴望求知的学生小陆,高先莉毫不迟疑地在教室后面增添了一副桌凳。每天上午和下午,她都将孩子抱到座位上,如此坚持了3年,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此外,她还义务担当起“生活保姆”的角色,在预备铃期间,人流量较小的时候,抱着他前往卫生间 。残疾孩子内心对温暖的渴望更为强烈,高老师自己会和小陆谈心,还会让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课后与小陆交流,并且安排成绩优异的同学为小陆辅导功课。小陆被关爱环绕,他的学习成绩日益提高。
2017年9月,高老师的班上迎来了女孩小曹,她因车祸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高老师扛起了照顾小曹求学上进的重任,就像照顾小陆一样。高老师日复一日无怨无悔地书写着“大爱连续剧”。小曹动情地说:“高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着我!”
高先莉表示,小曹目前还在她班上,她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小曹,用爱守护童心,不放弃每一个童真孩子的梦想,这是她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情。
“夫妻教师”为农村孩子付出青春
在10位“最美小学教师”里面,扬州江都区浦头镇颜塔小学的柏玉华和曹金兰是夫妻,并且是唯一的一对。颁奖台上,送给他们的掌声十分热烈。
1998年,颜塔小学的“缩略图”是,有低矮的校舍,有煤渣的操场,还有留守的孩子。就在那一年,柏玉华背着行囊,从扬州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了这所村小。同年,曹金兰从高邮师范毕业后,也来到了这里。两人离家都很远,成了“寄宿老师”。几年后,他们牵手组建了家庭。
那个时候,住宿条件十分糟糕,没有热水可供洗澡,洗衣服也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工作和生活极为不便。柏玉华回忆道,自己师范学校的同学,大多在城区学校工作,每次聚会时,同学都会劝他离开颜塔村小,他总是淡然一笑说,这里有他的学生,他们需要他 。
夫妻俩在颜塔村小坚守了21年,在讲台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柏玉华是数学老师,曹金兰是语文老师。村小音、体、美教师短缺,他们都历练成了“全科老师”,兼教体育、科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等科目,尽可能把课本上丰富多彩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孩子们。
有不少我们教过的农村孩子,后来都考上了名牌大学 ,说起这一点 ,夫妇俩特别自豪 。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