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是一项愉悦性活动,家长应让婴幼儿充分体会创造的快乐,家长应让婴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趣味性是0-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指导策略的指导原则之一。家长不仅要关注婴幼儿的愉悦感,还应重视亲子游戏的教育性,要促进婴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要寓教于乐,教育性是0-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指导策略的指导原则之一。比如小飞机游戏能使幼儿感到快乐,小飞机游戏还能促进幼儿注意能力的发展,小飞机游戏也能促进幼儿跳跃等能力的发展 。主体性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开展的活动,亲子游戏应当以婴幼儿作为主体,要考虑婴幼儿的需求,需遵循其天性。互动性亲子游戏是家长和婴幼儿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热情且积极的家长更易于带动婴幼儿参与游戏,能增进婴幼儿的游戏体验,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二、指导过程(一)游戏前,家长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自然是幼儿的天然教科书。同时,家长要为婴幼儿创设游戏区域,比如音乐区、阅读区等。此外,家长还要利用家庭游戏空间,0 - 6个月婴儿处于躺、坐阶段,其游戏空间主要是床,家长可以布置床铃。12个月左右能行走的幼儿,可在墙角设置游戏角,提供绘本、玩具等。游戏材料是婴幼儿探索的媒介,家长要为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提供多种类玩具,以此促进他们多方面发展。12个月以前,针对感知觉,可投放拨浪鼓、音乐盒等,来促进婴儿听觉发展。13至36个月,幼儿能独立行走时,可投放拼图,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投放串珠、系纽扣,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家长要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其已有经验选择合适的亲子游戏,这是了解婴幼儿发展水平的方式。0到6个月的婴儿,可选择视、听觉游戏。7到12个月的婴儿,可选择动作和沟通游戏。13到36个月的幼儿,可选择追逐和音乐游戏。家长应根据婴幼儿年龄阶段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一般游戏时间不超过10分钟,婴儿的游戏时长比幼儿更短 ,在亲子游戏中家长的指导角色主要有观察者和参与者两种 ,作为观察者家长应关注婴幼儿的行为 ,关注婴幼儿的语言 ,关注婴幼儿情绪的转变 ,关注材料的使用 ,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 。家长作为参与者,应配合婴幼儿开展游戏,要通过提问、回应、建议给予必要支持。家长需抓住指导时机,有效促进游戏深入开展,指导时机一般有三种。当婴幼儿提出邀请、求助时,家长要及时作出回应,不过要注意指导方法,不直接帮助解决问题,仅给出建议或提醒,让幼儿自己摸索解决问题。当游戏中出现冲突或者违反规则的情况,且家长发现婴幼儿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又或者婴幼儿未意识到问题且无法自我解决冲突时,家长可以提供建议给予帮助。当游戏遇到困难,因条件限制会影响亲子游戏开展时,家长在判断婴幼儿需要帮助的意愿后,进行引导并适时提供帮助。指导方式为行为指导,家长通过眼神进行指导,通过表情进行指导,通过动作进行指导,根据婴幼儿游戏状态投放种类适宜的游戏材料,投放数量适宜的游戏材料,及时更替游戏材料,灵活运用语言讲解进行指导,灵活运用动作示范进行指导。
在亲子游戏里,家长运用语言指导,能直观描述游戏要求,以此帮助婴幼儿理解游戏内容,能通过语言表达给予婴幼儿关心帮助,进而产生激励效果,还能提醒婴幼儿注意遵守游戏规则,从而增强亲子交往互动。一般常用的语言指导有提问、回应、建议 。游戏结束后的总结评价,是提高游戏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亲子游戏质量的重要保障。家长要和婴幼儿一同进行总结 。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