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短视频平台快手科技,正在努力冲刺“短视频第一股”,这里将其简称为“快手” 。
11月5日,快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据此前市场消息,快手拟融资50亿美元,其目标估值为500亿美元,不过,快手方面尚未公布发行价,也未公布上市时间等相关信息。
快手在2011年成立,它从GIF动图开始发展,持续朝着短视频社交平台、直播业务方向拓展。按照艾瑞咨询的数据,到2020年6月底时,快手在以虚拟礼物打赏流水及直播平均月付费用户来计算的情况下,是最大的直播平台;以平均日活跃用户数来计算,是第二大的短视频平台;以商品交易总额来计算,是第二大的直播电商平台。
快手在用户数量方面的表现处于行业前列,在电商交易额方面的表现同样处于行业前列,然而事实上,在光鲜背景的掩盖下,难以掩饰快手一直是“碎钞机”的现实,它长期处于巨额亏损状态,并且亏损额呈现出扩大的态势 。
如今快手谋求上市,它的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呢?《投资者网》针对相关问题给快手的媒体联络部门发了函,然而一直都没有收到公司方面的回应。
三年半亏损1200亿半年营销支出超130亿
快手由宿华和程一笑创立,它的发展历史能追溯到2011年推出的GIF快手,这是一个供用户制作和分享GIF动图的移动应用程序,据艾瑞咨询称,GIF动图本质上是短视频的雏形,2013年快手转型成为短视频社交平台,2016年推出直播功能,2018年开始发展电商业务。
宿华是快手的控股股东之一,程一笑也是快手的控股股东之一。依据招股书,快手的股权结构情况如下,宿华持有快手12.648%的股份,程一笑持有快手10.023%的股份,银鑫持有快手2.422%的股份,杨远熙持有快手2.069%的股份;腾讯持有快手21.567%的股份,五源资本持有快手16.657%的股份。
招股书显示,快手有四个主要附属公司及营运实体,北京达佳成立于2014年7月,它能对快手的合并联属实体的业务营运实施控制,北京快手成立于2015年3月,主要从事短视频及直播服务业务,北京快手广告成立于2016年9月,主要从事在线营销服务业务,成都快购成立于2019年10月,主要从事电商业务。
快手能够崛起,资本起到了加持作用。快手有四大运营实体,其中只有北京快手获得了多轮融资。企查查的信息表明,北京快手自成立后总共经历了9轮融资,其背后的投资机构包含晨兴资本、红杉资本、华人文化基金、百度、腾讯、云锋基金等,融资金额大概超过50亿美元。
(北京快手融资信息)
快手的融资金额没办法填补公司的巨额亏损,公司在最近三年半内亏损了超过1200亿元。招股书显示,2017年快手的净利润为-200.45亿元,2018年快手的净利润为-124.29亿元,2019年快手的净利润为-196.52亿元,2020年上半年快手的净利润为-680.91亿元,2019年快手净利润降幅为-58.11%,2020年上半年快手净利润降幅为-.54%,不难看出,快手的亏损额明显出现扩大态势。
我们获得盈利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我们有效变现产品及服务组合的能力,这种变现要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进行,还取决于我们持续提升收入的能力,而我们未必能成功实现这一目标 。快手在招股书中坦言,我们未必可以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或我们的营运效率未必足以达到实现盈利的水平 。
这话也许会变成现实,“高效低成本”的模式可能离快手越来越远。依据招股书,在销售及营销方面,快手2017年的该项支出为13.59亿元,占总营收的16.4%,到了2019年,这一支出升至98.65亿元,占总营收的25.2%,而在2020年上半年,快手的销售及营销支出已高达137.09亿元,占总营收的54.1% 。
依赖直播打赏电商业务贡献微薄
招股书显示,在营收方面,2017年快手的营业收入为83.41亿元,2018年快手的营业收入为203.01亿元,2019年快手的营业收入为391.20亿元,2020年上半年快手的营业收入为253.21亿元。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43.40%、92.70%、48.26%,增速明显放缓。
快手的主要业务包含直播服务、线上销售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这三大业务 ,其中直播服务是快手营收的主要力量 。招股书表明 ,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间 ,直播收入依次为79亿元 、186亿元 、314亿元以及173亿元 ,分别在总收入中占比95.3% 、91.7% 、80.4%以及68.5% 。
2018年,直播收入同比增速为134.18%,2019年,直播收入同比增速为68.91%,2020年上半年,直播收入同比增速为16.96%,用户群体扩大使得付费用户人数增加,然而随着直播格局稳定、商业模式成熟,快手直播业务增速逐渐放缓。
(快手招股书截图)
根据招股书,直播中获取的大部分收入源自观众给主播的虚拟礼物打赏,直播收入依赖用户付费意愿以及直播付费用户数量。截至2020年6月末,快手中国应用程序及小程序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3.02亿,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7.76亿。然而,快手的直播月度平均付费用户仅6400万,占平均月活跃用户比例不足9% 。
据艾瑞咨询显示,2019年直播打赏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400亿元,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快手在2019年的市场份额为22.43%,据国元证券研报数据表明,2019年虎牙的市场份额为5.70%,斗鱼的市场份额为4.73% 。
直播业务在快手总营收中的占比逐渐下降,在此期间,线上营销服务业务显著增长。在2017年,线上营销服务业务的营收占比为4.68%。到了2018年,该业务营收占比为8.20%。2019年,其营收占比为18.96%。2020年上半年,线上营销服务业务的营收占比为28.29% 。
在其他业务方面,快手的其他业务涵盖电商、网络游戏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快手于2018年推出电商业务,以直播电商为主。招股书表明,快手平台促成的电商交易总额在2018年为0.9亿元,到2019年增至596亿元,且在2020年上半年达到1096亿元。
但是,要是把快手的其他业务主要当作电商业务收入来看待,那么该项营收在快手总营收里所占的比例依旧比较少 。在2018年,其他业务收入是0.20亿元 ,在总营收中占比0.1% 。在2019年,其他业务收入为2.60亿元 ,占总营收的0.66% 。在2020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是8.09亿元 ,占总营收的3.2% 。
货币转化率低行业痛点凸显
快手的电商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少,货币转化率也低。国元证券在研报里称,快手依据所售产品的价格和类型来收取佣金,佣金率大多是5%,不过因公司实行返还佣金政策,所以货币化率低,若假设快手的其他收入都源自电商业务,得出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货币化率分别是0.44%、0.74% 。
国元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19年阿里巴巴的货币转化率为2.37%,京东的货币转化率为3.17%,二者的区间货币转化率在2%-3%,相比之下,快手的电商业务变现能力还需提升。
当下,直播电商处于风口,发展势头正强劲,各大平台都在通过精细化运营来抢占市场份额。依据艾媒咨询的数据,在2016年到2019年期间,直播电商每年的市场规模增速都维持在200%以上。2019年时,直播电商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338亿元,并且预计在2021年,直播电商行业的营收会突破万亿元大关。
36氪研究院做出预测,未来直播电商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不过营收增长率会渐渐放缓。主要原因是,随着直播电商渗透率提高,“粗犷式增长”的流量红利会逐渐变得理性。随着物流、移动支付普及,偏远地区流量红利潜力有希望得到释放,然而其相对有限的消费能力会限制营收额快速增长。未来行业竞争将从流量增量转移至流量存量的争夺。
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高增速,在此背后,痛点也渐渐突显出来。依据《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直播电商平均退货率在30%至50%之间,比传统电商退货率的10%至15%要高,是品牌官方电商销售渠道退货率的2至3倍。近期,有一位被称作“快手一哥”的主播,叫辛巴(辛有志),他在快手直播时出售假燕窝,这件事或许会给快手的电商业务带来阴影。
行业蓬勃发展,这离不开消费者直播观看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电商平台的大力推动,也离不开商家对营收渠道扩展的探索等。在直播电商加速期,快手通过直播来撬动流量变现,还投入了巨额营销费用,然而从目前数据来看,直播、电商等业务却并没有为快手的盈利增添多少助力。未来成效究竟怎样,还有待进行更长期的观察。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