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福建美食排行榜揭晓!佛跳墙、扁肉燕、福州鱼丸谁能排第一?

Time:2025年05月04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id_[id_[[id_[]][]9]1[id_[]6945[]7]802[[]41]]559[]490]

[[id_8[]]3095]

佛跳墙,还有“满坛香”“福寿全”的别称,它是福州的首席名菜,由福州名菜馆聚春园在清代同治年间首次创制。它主要由鲍鱼、海参、鱼翅、鱼肚、鱼唇、蹄筋、火腿、瑶柱、冬菇等28种原料配制而成,再加上绍兴酒等,被贮入酒坛中,拌泥密封,用文火煨制10多小时才制成。它味美到了极点,香气四处飘散,是秋冬两季的美味佳肴。

[]

扁肉燕别名肉燕、扁食,它寓意平安吉祥,是福州特色小吃之一,在福州的节日和婚宴上,它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它蒸、煮两相宜 。

福州鱼丸

福州鱼丸是一种丸状食物,它是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制成,加入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上猪瘦肉或虾等馅,它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且均匀,色泽洁白晶亮,吃起来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

[]

[id_[id_[]]]

烧肉粽

烧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小吃,泉州的烧肉粽历史久远,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性。泉州的肉粽在海内外都很出名,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其中最有名的是东街肉粽,这家店的粽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面线糊

面线糊是一种小吃,它发源于福建泉州,之后流传到福建省闽南地区,其呈现为糊状,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而成,制作时先把水烧开,接着放入番薯粉、调料以及面线,通常作为早餐食用,会搭配油条和马蹄酥一起吃。

太平燕

福州的地方风味小吃里,有能与锅边糊相提并论独一无二的小吃,那就是“太平燕”,它也被称作“小长春”。

[]

它是福建福州汉族传统风味小吃,有浓郁福州味,与众不同,闻名遐迩,极具魅力。它呈圆形,颜色金黄,外壳酥脆香,内馅鲜美,能单独食用。福州人多把蛎饼当早点或下粥小菜,尤其是蛎饼搭配鼎边糊,一干一稀,风味绝佳。它是用大米和黄豆粉把海蛎肉、猪瘦肉、芹菜馅包起来炸制而成。成品呈圆形,颜色金黄,外壳酥脆香,内馅鲜美,味道荤香。

沙茶面

沙茶面是福建省厦门汉族面类小吃,其精妙之处在于汤头,沙茶是主料之一,它选用上等虾头,经拌盐腌制两个月以上,然后磨细,接着将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却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10

鼎边锉

鼎边趖是闽南的一道特色小吃,它产自福建漳州,在福建、台岛等地流行,在台岛当地,台南与基隆庙口夜市等地制作的最为著名。

11

千页糕

“千页糕”是福建极具名气的特色面点,它如同千层叠嶂,口感香润软糯,入口即化,常被选作筵席甜点。特别是福州的味和“千页糕”,油润无渣,吃起来不粘齿,味道清甜,数十年来一直深受群众喜爱 。

12

福清光饼

福清光饼又被称作“光饼”“缸饼”,它是在福清沿承福州“麻饼”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烤饼,属于福清传统风味小吃,在福清所有小吃里,它的名声最为响亮,影响范围最为广泛,文化内涵也最为丰富,福州人将其称为“福清饼”,它具备色、香、味 。

13

捞化

捞化是福州的大众美食,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它能历经多年依旧受欢迎,必定有独特之处。捞化荤香诱人,冬天吃它,既能大快朵颐,又能舒筋活血,让寒气消散。捞化的做法蕴含着简单而美好的哲学真谛,对下水内脏来者不拒,更展现出榕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佛家云:一滴水见大千世界,其理由家乡捞化证之。

14

礼饼

礼饼是一种馅饼,它是福建福州特有的汉族传统名点之一,礼饼的馅主要采用肥猪肉、花生、芝麻、梅肉、冬瓜糖以及时令的果仁,礼饼的皮以梗米、糯米、面粉经过揉搓制成。既然名为“礼饼”,从名称来看与“礼”是有关系的 ,不清楚是因为其制作工艺繁杂 ,还是因为制作它耗费的成本很高 ,这种饼不是我们平常在糕饼店能够直接买到的 ,一般大多是为顾客订做的 ,是为了“礼”才订做的 。

15

炒肉糕

炒肉糕是福州传统的著名小吃 ,它是用地瓜粉 、白糖和水调和成浆 ,接着放入铁锅里用猪油炒制出来的膏状甜食 ,其色泽白得透亮 ,富有弹性 ,形态有点像果冻 。没有肉为何叫“炒肉糕”呢 ?因为猪油就是肉 。过去福州一带农家娶媳妇 ,新娘子进门下厨 ,婆婆考察的第一项厨艺 ,便是要做一道“炒肉糕” ,若这个做合格了 ,做媳妇就算合格了 。

16

建瓯板鸭

建瓯板鸭是建瓯的传统特色产品,它形、色、香、味俱全,制工精细,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在清朝时就已久负盛名,深受南北消费者喜爱,在闽北一带是颇有名气的风味食品,其形如扁平龟状,色泽黄嫩光润,肉质肥厚,味道香美,不仅是当地人送礼、办酒席和家庭食用时的必备食品,还深受外地宾客欢迎。

17

福州年糕

年糕是汉族的传统食物,它是用黏性大的米或者米粉蒸成的糕,还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时,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这一习俗。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它们象征着金银。年糕又被称作“年年糕”,因为与“年年高”谐音,所以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18

葱肉饼

葱肉饼是福州传统风味的小吃,它是以面粉作为主料,用猪肥膘肉、葱花、生芝麻当作辅料制作而成的烤炉酥饼,葱肉饼在福州拥有大约三四百年的历史,讲究的老福州人每到春节,总会在桌上放上葱肉饼,这就如同北方人过年要吃饺子一样,是为了求得全家团圆,也是由悠久历史所奠定的特定乡俗。

19

洪濑鸡爪

福建美食图片_福建美食_福建美食特产小吃

洪濑鸡爪是汉族闽南的传统风味小吃,它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是由鸡爪、调味粉以及适量辣调适而成,之后还经过了热蒸和热炒,其鸡爪口感润滑,口味清香,口味微辣,口感滑韧,抓在手上不粘手,口感很有弹性 。

20

菊花鲈鱼

菊花鲈鱼是福建福州地区的汉族风味名菜,它形似菊花,每一朵都挺拔俏丽。鲈鱼的身体呈延长状,侧面扁平,嘴巴较大,下颌突出,鱼身颜色为银灰色,其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

21

葱饼

葱饼也被称作油饼,它是一种汉族风味小吃,在福建省莆田城乡十分盛行。因为葱饼流行范围变广,所以在各地衍生出了许多品种。在山区,人们常常会在葱饼里加入白萝卜丝作为馅料,这种葱饼叫菜头饼;有时还会加上几粒花生米作为点缀。在平原和沿海地区,葱饼上会增添几条小虾或几个海蛎。它别称为“虾饼”,是一种海鲜味浓郁的小吃 。

22

花生汤

花生汤又称“花生仁汤”,这道美食起源于泉州,之后传播到闽南地区以及福建沿海地区。泉州有句农谚叫“旧历六月十九日三项新”,新花生是其中一项。泉州市镇上的甜点铺和摊位,常年都提供花生仁汤,不过始终比不上农历七、八月间花生新鲜时,味道那么鲜美。

23

闽南萝卜糕

萝卜糕是中式传统糕点,在闽南地区被称作“菜头粿”。它采用在来米粉制作,这种粉又称再来米粉,是中式点心中很适合使用的粉,制作中式小吃如萝卜糕、肉圆、碗粿时会用到。制作时,先在米粉浆中加入腌制好的萝卜丝等材料,然后上蒸笼蒸制,最终成为糕点小吃。

24

闽南春卷

春卷,又被称作春饼、薄饼,它是汉族民间节日的传统食品,在中国各地都很流行,在江南等地尤为兴盛,民间除了供自家食用外,还常常用来招待客人,其历史十分悠久。

25

南煎肝

南煎肝,是福建省传统的汉族名菜,用猪肝制作。

26

牛肉炕块

这是牛肉炕块,属于牛小吃。牛腿肉被切成大块熬熟,食用时再切成小块,加入牛骨汤,撒上姜丝与香葱,味道十分香,汤喝起来清淡且不油腻。

27

炸五香

五香卷是泉州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菜肴,能用于祭祀,也可作为家宴美食,在厦门、泉州、漳州的普通家庭中,这都是一道会制作的美食 。它的外层是豆腐衣 ,里面裹着由猪肉、葱白、荸荠 、蛋液、地瓜粉调制而成的肉馅 ,经过放入油锅炸制而成 ,食用时佐以辣椒酱或番茄酱 ,口感外酥内嫩 ,香气扑鼻 。

28

肉燕

肉燕是福建的一道有名的小吃,福州肉燕在其中最为出名,泉州也有肉燕,高丽巷的肉燕最为有名 。

29

石花膏

石花膏是闽南一带的风味饮品,在泉州、厦门较为多见,是夏季解暑的佳品。炎热的夏季,要是能吃上一碗正宗的石花糕,那透心凉的感觉会十分畅快。它入口润滑凉爽,味道香甜可口,兼具食疗功效,有降火、解暑、祛热的作用。

30

拌面

这是著名的福建小吃。在福建以外,海内外福建人社区也都能发现它的身影。拌面是一种素面食,是把鸡蛋面煮熟后,加上酱油、卷心菜与花生酱拌在一起制成的,偶尔还会加上卤猪肉碎,所以被叫做“拌面” 。

31

四果汤

四果汤是福建漳州、泉州一带人们夏季消暑的重要饮品,每到夏季,街边会有很多卖四果汤的小贩,有些比较正规的会开个店面,夏天卖四果汤,冬天卖烧仙草之类的,到小店里点碗四果汤,吹吹空调,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32

城厢天九湾炝肉

炝肉的肉质十分细腻,往炝肉里加入特制的豆腐丸,出锅之后,炝肉变得爽滑又美味,豆腐丸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吃起来芳香且鲜美。

33

长乐冰饭

传统冰饭通常会添加冰沙、绿豆、红豆、花生等,被称作“八宝冰饭”,其主要原料是糯米干饭,是用木桶蒸出的饭,如此泡出的冰饭更透明,口感更Q。

34

连江锅边

连江海鲜锅边通常会选取优质大米,将其磨成米浆作为主要原料,接着会优选新鲜的花蛤,还有海蛏、虾、鱿鱼、丁香鱼等作为配料,此外还会辅以新鲜蔬菜、猪肉、猪小肠等 。

35

延平笋燕

福建美食_福建美食特产小吃_福建美食图片

延平有这样一种说法,到了延平却没吃笋燕,那就等于白来。做笋燕很考验刀工,要把各种食材切成丝,而且丝越细越好。制作时一定要用猪油来炒,还要加胡椒粉来提香。

36

平潭天长地久

平潭人把它称作“油羹”,它用地瓜和地瓜粉做皮,里面包着豆沙或砂糖八果馅,形状像水饺,放进锅里油炸,炸成金黄色,就成了甜香可口的美食,吃起来香甜,别有一番风味。

37

荔城西天尾扁食

有一种细小丸子叫“扁食”,北方人把它称作“馄饨”,它是用辗压成薄如折纸的面粉皮料,包裹多味肉馅制成的。在莆仙境内,扁食主要有清汤扁食和燕皮扁食两种。西天尾扁食属于燕皮扁食,它因制作工序精细,富有独特风味,而名闻遐迩,成为一道名牌小吃。

38

涵江豆浆炒

兴化粉在豆浆中烫软,用来制作涵江豆浆炒(加蛋),炒出来的米粉有一股温吞味道,是米和豆交错融合的,带着一股干炒没有的滑润,原本笨重平实的淀粉来源在小盘里证明了自己细腻的极限,个别还会加上点香椿油 。

39

秀屿红团

“红团”以糯米粉为原料,里面包着绿豆,或者包着熟糯米,味道甜却不腻。莆田民俗专家黄秀峰表示,对莆田人而言,“红团”意义深远。红色是代表喜庆的颜色,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能够团圆。此外,“红团”的甜还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

40

仙游蓼花

仙游县蓼花营养丰富,仙游县蓼花酥脆可口,仙游县蓼花价廉物美。仙游县生产蓼花与麻筒历史悠久。早在清康熙年间,蓼花就成为逢年过节的必备佳品,蓼花也成为婚庆送礼的必备佳品。麻筒同样成为逢年过节的必备佳品,麻筒也成为婚庆送礼的必备佳品。蓼花营养丰富,蓼花酥脆可口,蓼花价廉物美,所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麻筒营养丰富,麻筒酥脆可口,麻筒价廉物美,所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41

姜母鸭

姜母鸭这道美食源自福建泉州,之后传播到中国其他地区甚至海外,它是福建一道汉族传统的知名小吃,它能实现气血双补,并且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补却不油腻,温热却不燥热,适合在秋季和冬季食用。

42

永春麻糍

麻糍是闽南地区有名的小吃,永春麻糍别具特色,它的原料有上好的糯米、猪油、花生仁、冰糖等,麻糍味道香甜可口,吃完后很耐饿,口感甜且滑,质地软韧还带着微微的冰感。

43

石狮牛肉羹

石狮牛肉羹属于福建泉州传统汉族小吃,它深受百姓喜爱,而且是最常见的小吃之一 。

44

崇武鱼卷

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传统的汉族名吃,它属于泉州十大名小吃。其主要原料是精选出来的优质鱼,在这些鱼中,马鲛、鳗、鲨等是最佳选择。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咀嚼时齿颊留香。它既不见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滋味。

45

面线糊

它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小吃,呈糊状,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而成,先把水烧开,放入番薯粉、调料和面线,一般作为早餐食用,搭配本地另一种小吃油条,面线糊通常可添加多种配料,比如大肠、小肠、虾仁、猪肝、卤蛋、剪碎后加入的煎蛋、炸肉片(醋肉)、香肠等 。

46

长泰豆签

枋洋豆签又叫豆挂面,是农家自己创造的,主要取材于农家自己种植的优质大豆、绿豆等豆类作物,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它有清凉可口、解暑祛热等功效,营养丰富,四季都适合吃,是长泰枋洋当地群众招待客人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食品。

47

碧玉卷

碧玉卷是福建泰宁有名的汉族小吃,它属于闽菜系,俗名是“韭菜糍”。

48

福鼎肉片

肉片是福建省福鼎市很有名的汉族传统名吃,整碗肉片香辣,还流露出淡淡的香菜味,来福鼎做客的人都要尝一尝福鼎肉片,肉片制作全程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艺巧,味道独特,深得人们称赞。

49

寿宁鼠曲糍

鼠曲糍是福建闽东寿宁、霞浦、柘荣等地具有特色的小吃,它还有个称呼叫鼠粬饼,其风味独特,很受当地人喜爱。

50

山珍糕

山珍糕外形黄亮,味道嫩香甜美,它以马铃薯为原料,还配以糯米粉,加上适量白糖佐料,放置油锅煎烤,煎烤时关键要掌握火候,煎成的糕切成小片,盛在菜盘上,清香扑鼻,风味独特,甜嫩可口,是宴席上的一道名菜,深受人们喜爱。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