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灿烂的文化,传承下来的美食让人回味悠长。这些美食制作精良,用法考究,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快看看你家乡都有哪些美食?你吃过几种呢?
石家庄
无极饸饹
饸饹是一种面食,它以荞麦面作为原料,是经过特制工具轧制而成的。无极的饸饹在制作时,会选用新鲜荞麦,进行现磨、现和、现做。制作时会用一种特制的饸饹床子,把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然后捞入碗中,再泼入有多味调料的肉汤。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面条不会断,吃起来清香利口。
七汲全羊宴
无极县七汲村的“全羊宴”很有名气,厨师依据羊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内脏组织,采用不同烹调方法,做出各种菜肴,这些菜肴色、香、形、味各不相同。在制作方面,刀工精细,调味讲究,运用炸、溜、爆、烧、炖、焖、煨、炒等手法,做出的菜香而不腻 。
正定宋记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是当地民间传统菜肴的主要代表,“宋记”最为正宗,最具传统风格 。八大碗主要包含四荤和四素 。四荤以猪肉为主 ,有扣肘 、扣肉 、方肉 、肉丸子 。四素以萝卜 、海带 、粉条 、豆腐等30余种为主 ,会根据招待客人的不同 ,从中选择八种 。
马家卤鸡
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正定丰富的饮食文化,马家卤鸡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煮好的卤鸡,黄里透红,颜色鲜亮,油香扑鼻,清爽持久,味道醇厚且鲜嫩可口。鸡型美观,油光平展,不破皮,不脱骨,不腻口,老幼都喜爱。
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石家庄的大桥街,1950年,它引进吸收了德州扒鸡的优秀工艺,结合自身传统,采用独特制作方法创制而成,他们用蜂蜜给鸡上色炸制,还用中药秘方老汤煮制,做出的扒鸡风味绝佳。
藁城宫面
藁城宫面是当地的一大名产,藁城宫面纯手工制作技艺中,贾市庄镇耿家庄村的最具代表性,耿家庄生产的宫面,由13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制作讲究的宫面,条细且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呈现半汤半面的状态,汤清味佳,既可以作主食,又能够佐餐。
张家口
莜面
莜面是张家口等地的特色食品,它有五大系列,分别是蒸、炸、汆、烙、炒,这些系列共有数十个品种。莜面制作方法灵活多变,常常在巧妇手下经过搓、推、擀、卷等工序,花样不断翻新。夹一筷子莜面,饱蘸自己调好的汤料,然后细细咀嚼,一种特殊的莜面香味会令你回味无穷。
柴沟堡镇熏肉
正宗的“柴沟堡熏肉”,挑选的是肥瘦适中的剔骨猪肉,经过焖这道工序,再经过煮这道工序,接着是煨这道工序,然后是炖这道工序,最后是熏这道工序制作而成,熏制出的成品肉皮焦红且柔韧,嚼起来微微有“筋”,有齿劲,肉松嫩且脂少,吃起来爽淡,不会觉得腻,柏香浓郁,熏味诱人 。
承德
满汉全席
承德满汉全席以承德宫廷菜为主,其烹饪技艺堪称我国近代烹饪发展史的一个高峰 ,满汉全席取材广泛 ,用料精细 ,所用材料涵盖山珍野味 、珍禽异兽 、名贵菌类 、海味 、上品蔬果等应有尽有 ,满汉全席上承宫廷菜肴之特色 ,下秉地方菜肴之精华 ,别具一格 。
平泉御膳糖饼
平泉御膳糖饼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当地及周边地区颇负盛名。御膳糖饼主要特点是,糖饼呈圆形,颜色微黄,糖饼层数多,层薄如纸,微风一吹,就能刮掉一层。糖饼香而不腻,酥甜可口,适合各种人群的口味。
平泉“五奎园”改刀肉
“五奎园”改刀肉由御膳房主厨刘德才主创,是献给道光皇帝的御菜,在道光年间传入古镇八沟(今平泉),如今成为平泉的传统名菜,其特点是入口绵软,咀嚼时有嚼劲,味道鲜美,干香适口,菜吃完后汁也干了,造型美观,储存时间长。
一百家子拨御面
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叫张三营镇,清代时,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所以被称为“一百家子”,当地因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闻名,白荞面能制作多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其中“拨面”最为优质,据考证,乾隆皇帝品尝当地拨面后,非常高兴,称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还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平泉羊汤
平泉羊汤原来叫“八沟羊杂汤”。它是用羊杂搭配多种佐料制作出来的。其选料精细。厨艺十分独特。味道清香又醇厚。汤里的油脂肥却不腻。营养很丰富。容易被消化吸收。食用之后让人回味无穷。
秦皇岛
抚宁白腐乳
腐乳气味很香,味道很鲜,质地酥软,它的香气略微类似老酒,不过比老酒更浓郁,味道鲜美,能在齿颊间留下芬芳,质地酥软,入口就会化掉。抚宁白腐乳,颜色在白色中稍微带点微黄,它质地细嫩,口感松软可口,闻起来香气扑鼻,吃起来回味无穷,不仅是下饭的好菜,同时也是烧汤做菜时很好的佐料。
潘氏风干肠
潘氏风干肠是抚宁潘官营村潘氏家族的家传特产,在潘氏家族里,这种熟食的加工方法传承了整整二十代,保存方法也传承了整整二十代。潘氏风干肠肠体干爽,稍有弹性,有粗皱纹,脂肪丁凸出,吃起来有独特的清香。
老二位饺子
“老二位”饺子所在位置是秦皇岛市海港区 ,它因制作精细 ,风味考究 ,质优价廉 ,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店里的蒸饺特点是皮薄馅大 ,香而不腻 ,极其美味 。
昌黎赵家馆饺子
昌黎赵家馆坐落于昌黎县城鼓楼东大街,它始创于1921年。赵家馆饺子久负盛誉,是昌黎县传统的老字号风味食品,以圆笼蒸饺为主。它有诸多特点,选料十分讲究,皮薄馅散,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水灵可口。它形成了四大系列,有海鲜系列、素馅系列、肉馅系列、什锦系列,共十三类品种。
保定
定州新宗熏肉
定州新宗熏肉兴起于明末清初,在乾隆年间发展得最为兴旺,还曾作为州县贡品进献 。它集合了渍、炖、煮、熏等制作工艺,外表呈现出鲜亮的金黄色,口感脆软香酥,肥却不腻,香气宜人,余香悠长,有着浓郁的传统风味 。
曲阳黑闺女饺子
黑闺女饺子又叫“老牌”饺子,是全国闻名的御膳名吃,有三百多年历史,创始人是明朝崇祯时期宫廷御膳大师苏乔生先生,饺子馅由十几味中草药材配置而成,有多种功效,用料讲究,精心制作,味纯色鲜,面柔馅软,肥而不腻,香而不淡,极其美味。
徐水漕河驴肉
漕河驴肉制作工艺起始于宋代,经历了元明清三代,其技艺日益成熟。经过数百年的传承,漕河驴肉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其一为相驴估重,选料十分考究;其二是加工技艺独特;其三是精选调料,有着神秘配方;其四是精心煮制。按照以上工艺煮制的驴肉能大块成形,色泽温润,香味浓郁,表里如一,酥软适口,别具风味。
直隶官府菜系
直隶官府菜系在吸纳中华饮食文化、满汉全席等皇帝御宴特色的基础上形成,还吸纳了江浙菜、安徽菜等地方菜特色。直隶官府菜系属中性咸香型,以鲜嫩爽滑、醇厚悠香为主。它讲究口味绵长醇厚,讲究原汁原味,讲究咸淡适宜,讲究色味型俱佳,讲究清鲜醇三香融一。同时它不拘一格,口味多样,南北适宜。
槐茂酱菜
槐茂品牌作为老字号起始于1671年,也就是清康熙十年,它因为店的旁边有一株古槐,所以取名字为“槐茂”。槐茂产品运用独特的酿制工艺,其酱菜酱香味浓郁,口感脆嫩爽口,是保定市民在逢年过节以及探亲访友时的首选地方特产。
白运章包子
白运章包子是由白运章所创制,其馅料采用肥瘦相间的新鲜牛肉与时令蔬菜,包子皮是按一定比例用发面和烫面制成,它的特点是皮薄且有筋道,肉馅鲜香,令人回味无穷。
白家牛肉罩饼
白家牛肉罩饼挑选内蒙古牛肉,从中选取肋部作为主要食材,运用百年老汤进行秘制加工,做出的菜品颜色呈现红润之色,肉质显得肥嫩,香气能够扑鼻而来,越咀嚼越有香味,味道十分鲜美。众多外地人听闻名声前来,品尝之后称赞不已 。
驴肉火烧
保定驴肉火烧是保定有名的小吃,火烧烙熟后,架在灶头里烘烤,能让它外焦里嫩,别具风味,趁热用刀劈开,加入热腾腾的熟驴肉,这是最正宗的吃法,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
高阳田家烧鸡
田家烧鸡历史久远,工艺别具一格,具有品味醇正、外形好看等特点,其具体制作工艺有严格的程序与要求,在当地饮食领域声誉颇高。
唐山
吊桥缸炉烧饼
吊桥缸炉烧饼久负盛名,历经一百多年仍历久不衰。它外形浑圆,色泽呈浅黄,外皮酥脆,内瓤层次十分分明,香酥宜人。其肉馅配料独特,肥而不腻,正面贴满芝麻,背面光滑,制作精巧。而且久放不会变味,风干后也不会变硬,营养丰富,老少都适宜食用。
刘美烧鸡
刘美烧鸡始创于清代光绪时期,运用唐代宫廷御膳秘方,采用祖传卤煮熟食工艺,潜心研制而成。其成品色泽棕红,味道醇香,嫩而不腻,回味悠长,烂不脱骨,造型美观。
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制作技艺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1577年),几百年来,它都是居家旅行时必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友时必用的佳品。蜂蜜麻糖是呈淡黄色的麻糖,它美得如同玉雕,薄得像蝉翼,口味清香甜酥,是具有独特风味的唐山特产。
沧州
万二烧鸡
万二烧鸡是黄骅当地及周边群众在逢年过节时、馈赠亲友时、迎来送往时的首选特色食品 ,它烧制秉承祖训 ,全部采用优质健康的活鸡 ,尤其以三黄鸡 、土鸡 、笨鸡作为主要选择 ,其肉质鲜美 ,香味浓郁却不油腻 ,还兼有滋补食疗的功效 ,它颜色呈浅红 ,外皮微微发黄 ,凭借观察 、闻气味 、品尝味道 ,就能辨别出它的独特 ,食用时不需要用刀 ,用筷子就能使骨肉分离 。
朱记扣碗
扣碗又叫老席,它是民间制作的特色菜,起源于公元1849年,因经济实惠、味道纯正、口感鲜美,备受客人喜爱。扣碗在盐山县农村广泛流行,盐山镇西三里村的朱记扣碗最具代表性,历经四代传承,是正宗扣碗的代表,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驴肉火烧是河间传统的有名小吃,它具有悠久历史,能追溯到唐代,它呈长方形,外皮金黄且酥脆,内层松软,味道是外热里爽,清爽又醇香。
青县冬菜
青县冬菜制作有祖传秘方,其手工制作是经过数百年探索总结出的宝贵资源,唐宋时期,青县民间为弥补春季蔬菜青黄不接的状况,开始腌制、储存冬菜,当时以运河沿岸盛产的大白菜、大蒜为主要原料。
吴桥手工挂面
吴桥宫面有“宫廷面”“素面”“御面”等别名,它以精粉、大豆油、精盐为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制成,面条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将其煮熟挑入碗中,呈现半汤半面的状态,汤清味佳,它既可以当作主食,又能够用来佐餐。由于它是手工制作,所以耐火且不糟,回锅也不烂,比较有口劲 。
南皮小米面窝头
南皮小米面窝头是南皮的特色美食,历史颇为悠久,祁家制作的最为出名。南皮祁家小米面窝头挑选原料精细,制作过程讲究,它的颜色呈现嫩黄,香气扑鼻,味道香甜可口。
黄骅吊炉烧饼
黄骅吊炉烧饼能够传承,和它形美有关,和它味美有关,和它口感香甜有关,还和它复杂的工艺有关。它由发面、揉面等二十几道工艺制作而成,形美、味美、口感香甜,已经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衡水
饶阳仇氏金丝杂面
饶阳仇氏金丝杂面历史能追溯到清雍正七年,它是由祖居饶阳县东关村的农民仇老九制作的。仇氏金丝杂面传统吃法是先调汤,汤可以用鸡汤,也能用鸭汤或者排骨汤,汤里要加入肉桂、白胡椒、姜片等材料并勾兑均匀,然后开锅下面,接着淋入香油,再撒些香菜、葱丝,最后连汤带面一起食用。
龙凤贡面
龙凤贡面是故城县的特产,其主要产地位于故城镇 。龙凤贡面又被称作龙须凤尾贡面 ,它因面条匀净细长 ,形状如同龙须 ,且曾作为宫廷贡品而得名 。龙凤贡面颜色呈白色微青 ,质地柔韧且晶亮 ,面条匀净细长 ,呈须状且为空心 ,具有耐煮的特点 ,其汤清 ,味厚 ,口感细软 ,有口劲 。
邢台
西关饸饹面
西关饸饹是在清嘉庆年间始创的,它是由孙廷信创办的,孙廷信家世代居住在宁晋县城西关,所以西关饸饹就由此诞生了。西关饸饹在选料方面很是考究,采用专料专用的方式。先把和好的面块塞进饸饹床的漏窝内,再压入锅内,之后捞出盛在碗里,接着浇上汤,加上肉码,撒上香菜,这样一碗鲜美可口的饸饹就制作完成了。
临西尖冢手工挂面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是当地的特产,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开创了手工空心挂面,到现在已经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了,成品挂面是自然晾干的,没有经过烘烤,它细得像发丝,颜色洁白且中间是空的,口感细腻筋道,吃起来滑柔爽口,放进锅里马上就熟,回锅后依然如新,长时间煮也不会烂,是非常好的传统面食。
留垒酱菜
留垒酱菜在当地被称作老陈菜,它的产地位于滏阳河畔的留垒村,它因选材独特,腌制考究,风味独特,在明清时期就已远近闻名,由于产品具备“原汁原味,绿色健康”的品质,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酶和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小米煎饼
南和小米煎饼是当地具有特色的小吃,它取材于南和金米,还会辅助添加小麦面、葡萄干、熟芝麻和白糖,将这些材料加水调和后,打糊发酵,再上铛烙熟就能食用,这种小吃具有焦、嫩、香、甜的特点,是粗粮细作,且营养均衡。
邯郸
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始创于清仁宗嘉庆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809年,地点在直隶大名府城内,如今是大名县。二毛烧鸡制作时会精心挑选新鲜生鸡,工序严格,注重烧煮时间,配料完备。其成品清香四溢,肉质鲜嫩且骨头易脱,轻轻一拌就散开了,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浓郁,让人称赞不已。
大名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制作技艺历史久远。其主要特点是,层多且薄,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吃起来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风味独特。出炉的火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每张由二十五层至三十层薄如纸的面皮组成。
大名五百居香肠
大名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始创于清道光元年,大名五百居香肠是在南肠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所得,其口感更为醇厚浓郁,回味带有幽香,制成的成品香肠色泽纯正,条杆均匀,香味醇厚,肥瘦比例适宜,甜咸口味兼备,软滑利口,食用时不会感到油腻,越嚼越香,回味悠长,独具特色 。
魏县申家榆面饸饹
魏县南关申家榆面饸饹起始于隋朝,在唐朝时兴盛,历经1400多年都没有衰落,它是“梨乡三宝”(饸饹、煎饼、豆腐脑)中的一个,申家榆面饸饹主要以精细的荞麦面、小米面、豆面为原料,还搭配一些榆皮面,通过饸饹床子挤压制作而成,饸饹卤是由鲜猪肉或羊肉酱炒制成的。申家榆面饸饹拥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它被梨乡人称作“洘汤饸饹”,“洘汤饸饹”的意思是“面起汤随,面落卤现”。
(河北日报微信)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