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辽宁昌图:产粮大县迈向农业强县,种粮大户分享增产经验

Time:2025年05月03日 Read:10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新华社沈阳9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邹明仲、武江民

海报制作:刘烜硕

昌图县是辽宁省产粮大县,其粮食年产量稳定在53亿斤左右,是全国知名的大粮仓 ,近年来 ,昌图县推动全县农业向现代化升级转型 ,产粮大县正奋力迈向农业强县 。

肥了土地

9月19日,种粮大户盛铁雍在保养植保无人机,这一画面由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拍摄 。

临近秋收时节,种粮大户盛铁雍每天都会来到合作社的地头。他仔细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在万亩农田之中,一颗颗玉米的籽粒呈现出金黄的颜色。并且这些籽粒饱满充实。丰收的景象已然在望 。

盛铁雍表示,从2021年起,他所在的昌图盛泰农机合作社采用“二比空模式”种植玉米,即每种植二垄就空一垄,通过提高种植密度、增加通风透光量,实现了增产增收。去年,每亩地能增产100多斤。并且,垄和垄换耕,还能起到休耕、增强地力的作用 。

既要能够产出粮食,还要产出优质的粮食。在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有一种黑土地保护模式已经坚持多年,秋收时秸秆不离开田地,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的方式,这种模式减少了翻地的次数,让大量秸秆还田,从而增强了土地的肥力。

9月19日,地点是昌图盛泰农机合作社,有工人在那里对农机具进行维修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介绍,合作社成立9年了,经营土地面积扩大了,现在的面积是最初经营土地面积的20倍。刚开始秸秆只有30%还田,现在实现了100%全量还田。

李忠华说,秸秆还田能让土地变肥沃,粮食会优质且高产 ,近几年,坚持秸秆还田的土地明显变肥了 ,黑土层渐渐加深 ,有机质日益增多 ,玉米的长势愈发喜人 ,很多加工厂、粮储企业都抢着要我们的粮食 。

2021年,昌图县粮食取得了大丰收,年产量超过了56.5亿斤 。今年,昌图县再次播种粮食作物423万亩 ,其中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达到了175万亩 ,这为粮食提优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

强了产业

9月19日,有工人在工作,工作地点是昌图红瑞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的豆腐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亮中桥镇是昌图县知名的“干豆腐小镇”,此地存在480余家干豆腐加工点,有1200多人投身于豆腐加工工作 。

昌图红瑞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张张脱水干豆腐像纸片,它们搭乘自动化生产线,被传输到包装车间。这里日产量可达6000斤,不仅生产干豆腐,还生产豆泡、豆腐块等多样产品,产品每天发往沈阳、铁岭、天津、上海等地。

昌图县县长苗宇介绍,昌图县正在朝着农业强县的目标迈进,此前它是一个农业大县,当下正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持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

9月19日,有工人,在中科农业(昌图)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正在组装免耕播种机。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科农业(昌图)有限公司车间内,物料车来回穿梭,机械吊轨快速开展作业。该企业去年转型从事农机生产,正在加紧赶制一批新的免耕播种机。

公司负责人李英军表示,他们的农机不但在当地销售,还卖到了吉林和黑龙江 。公司看好昌图县的经济发展,自去年5月开拓农机市场以来,公司已售出近200台免耕播种机,吸引了多家农机配套企业,产业配套和链条逐渐增强、延伸 。

昌图牧士饲料企业今年新建了两条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生产线,上半年企业产值达到了1.5亿元。全县有22家像牧士饲料企业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4家,销售收入为35.9亿元。

富了农民

秋天的意味渐渐浓厚起来,昌图县的田野广阔肥沃,这里不只有玉米,还有颜色红彤彤的苹果,以及颜色黑油油的木耳……每一种颜色都饱含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走进古榆树镇,来到刘延龙的试验田,放眼望去,田间地垄摆满了一筐筐刚挖出来的地瓜,农户们有的在分拣,有的在装箱,有的在拉运。

9月19日,有工人在工作,工作地点是昌图红瑞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2017年起,刘延龙在村里办起了大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对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指导,还进行统一销售。“古榆拇指蜜”地瓜商标成功申报了绿色食品标识,该商标还被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

农业要上台阶,需有好品牌。古榆地瓜、昌图黑猪、昌图豁鹅、昌图花生等,在昌图县,一批本土市场经营主体正蓬勃发展,它们有特色、有竞争力且有规模 。

2021年,昌图县农村居民有人均可支配收入,该收入同比增长了10.3%。

9月19日,有工人,在昌图红瑞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进行干豆腐切割工作。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产业兴旺让村民们喜笑颜开,村子变得越发漂亮,展现出新的活力。步入昌图镇城关村,近千平方米的休闲公园内绿树繁茂、鲜花盛开,村民们每日都会前往此处跳舞、健身,悠然自得,欢乐祥和。

村里有新变化,有两座新桥,有一座占地400平方米的大型垃圾中转站,还有5公里长的巷道农机水泥路,一件件民生实事都落实得很有成效,乡村的面貌持续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日益增强。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