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隋晓楠教授成功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该项目的直接经费为120万元。隋晓楠教授本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她硕士也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她是我校自主培养的人才,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实现了我校在该类型项目“零”的突破。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有个别称叫做“小杰青”,它属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 。该基金于2012年成立,它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形成了有效衔接。其目的是资助青年科学技术人员,这些人员需满足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的条件,并且要在相关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通过资助促进他们快速成长,让他们在科研第一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还能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进而培养出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共资助625项(含港澳)。
隋晓楠出生于1987年,是教授,也是博导,同时担任粮食工程系副主任。她于2015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同年通过人才引进到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任教,2016年破格被评为副教授,2018年又破格被评为教授。主要从事大豆蛋白质分子构象研究。还从事大豆蛋白质高值化柔性加工理论及技术研究。也从事食品功能因子研发等科研领域与教学工作。先后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全国共113项)。入选黑龙江省青年“龙江学者”。入选黑龙江省“头雁计划”等 。在国际TOP期刊如of Food and、ACS &、of and Food、Food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封面论文有3篇,这些论文总引用次数达900余次。担任国际SCI期刊Food的编委,担任the Oil ’的客座主编,先后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Best ”奖,获得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 ”奖(每年全球范围内约100人获奖),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部分研究内容受到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受到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受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官方主页的报道。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