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肉和面是甘肃的主角,那么小吃必定是甘肃不可或缺的配角,小吃从简朴走向精致,从粗犷变得细腻,地道的小吃是当地人生活的写照,特别的味道是离乡人长久的牵挂,它承载了一群又一群人的欢喜忧愁,治愈了一代又一代的悲欢离合,各类小吃的种类和口味丰富多样,而甘肃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
《风味原产地》走进了甘肃,此前《舌尖上的中国》也曾走进这里,简单的食材却催生出了丰富的民间智慧,比如牛奶鸡蛋醪糟、热冬果、甜醅子、灰豆子、酿皮子、洋芋搅团、糊锅、呱呱等等,这并非一份“米其林榜单”,而是甘肃人对生活从好奇开始最终致以赞美的“生活奏鸣曲”。
兰州正宁路夜市是小吃聚集地,老马家牛奶鸡蛋醪糟是这里的当红小吃,它曾被《舌尖上的中国》介绍过,马爷爷一只手拿五颗鸡蛋,依次打入一个大碗里,身边两尊红土炉子上正烧着盛了一多半醪糟的铜质大马勺,这两勺能做出五碗来,等醪糟煮开,打入鸡蛋,接着加入牛奶,再次煮开后出锅放到碗中 。将葡萄干、黑白芝麻、花生瓜子仁撒入,用搪瓷勺子舀上白砂糖放入碗中,成品呈现黄白相间之色,牛奶与醪糟相遇,恰似微醺碰上纯真,再有鸡蛋从中牵线,冬日里一杯牛奶鸡蛋醪糟总能给人带来最香暖的甜。
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一种甜食小吃,灰指的是蓬灰,蓬灰即食用碱。其中的豆子是豌豆,豌豆质地坚硬。为使豌豆汤更绵软、嫩滑,要加入蓬灰让豌豆变软。配料主要是红枣和白糖。需提前一天泡好豌豆,之后泡发红枣,用文火煮近六个小时,如此煮出的豆子豆绵汤糊、软糯香甜。豌豆属凉,红枣属热,所以灰豆子可以开脾健胃,老少皆宜。
在兰州,有这样一个顺溜口:“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 。这句话说的正是甜醅子 。甜醅子因吃起来略带醇芳的酒汁而得名 。
酿皮子在甘肃人嘴里称作(rang pi),它是被叫做“最经济实惠”的风味小吃,兰州最出名的高担酿皮,据说原因是制作者以前在街头挑担售卖,因担子格外高而有了这个名字。高担酿皮与普通酿皮在制作上有差异,具体是蒸制时不添加食碱,不提取面筋,所以柔劲比较强 。先将面粉加水搅拌均匀,接着把搅拌好的面粉放入笼屉蒸熟,然后取出,食用时用刀把它切成条状,最后调上油泼辣子、醋、香油、芝麻酱、芥末、蒜泥就可以食用了。
热冬果是兰州人上百年来在冬天喜爱的传统小吃,油炒粉也是兰州人上百年来在冬天喜爱的传统小吃。在寒冷的冬季,把一特大砂锅放在煤火炉上,将梨尾剖开,掏出果核后冷冻,化冻后把它蒸熟,再放入红枣、蜂蜜、冰糖、花椒,加姜片用清水炖煮到烂熟,梨子变得甜酸绵软,梨肉入口即化,口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梨子热气腾腾,散发着淡淡的药味,还散发着清香,它具有驱寒润肺的功效,也具有生津止咳的功效。
油炒粉是兰州人美食智慧的成果,夏天吃凉粉能去除燥热暑气,冬天把凉粉切成大小相同的方块放进锅内,加入糖色、葱花、精盐,持续翻炒,直到成为金黄且烫热的小吃,然后根据个人口味,浇上蒜汁、芝麻酱、辣椒油、醋,这样既维持了温度,又成就了美味。
兰州软儿梨,以什川百年古梨园最为有名,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第一古梨园” ,什川软儿梨,也被称作中国最古老的冰激淋。秋末冬初软儿梨成熟时,先把鲜梨用麦草加温“发汗”10多天,之后拣出贮藏于窖内,40天后,果肉细胞发酵软化,果皮变褐返砂,果味变甜,这个过程叫“化心”或“糖心” 。冬天吃软儿梨时,要先让它自然化开,或者浸泡在冷水中,接着捞出凝结在表面的冰壳,此时的软儿梨呈现出“皮薄一包水,化肉一团泥”的状态,随后撕破表皮,大口吸吮,会发现梨软如泥,浆液充盈,味道甜胜蜂蜜,还带有酒味,清香无比,沁人肺腑 。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出一种地方美食,一种地方美食自身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来源|喜马拉雅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