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电商公司们的日子不太好过,毕竟大环境不好,国内用户差不多都被收割完了,没办法再竞争了。这不,最近拼多多出海到美国引发了不少关注。
拼多多为什么要出海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拼多多在国内仍有增长,不过增速放缓了,尤其是活跃用户数都不再公布,显然,天花板快要到了,在这个时候就要主动拓展海外市场 。那么,问题出现了,拼多多作为国内竞争激烈的佼佼者,实力很强,依靠低价、砍一刀以及后续的百亿补贴,硬是抢占了国内电商老大阿里的市场;到了美国,拼多多是否会再次成为脱颖而出的强者,把全球电商老大亚马逊也击败呢?
嗯,大家实际上都喜欢看这种具有戏剧性的台本。然而,拼多多在美国上线已有好些日子,究竟情况怎样呢?当地人是否接受呢?八姐已经三年没出国了,自然不清楚,不过,我在美国结识了几个朋友,所以,我询问了这些朋友,想看看大家有没有兴趣 。
首先,必须得说,拼多多海外站Temu的低价格,确实让不少人动了心。
八姐认识一位留美小姐姐,这位小姐姐说,Temu上的东西价格确实很低,这种低价仿佛让她一夜之间感觉回到了中国的小批发市场。她还问了她的美国邻居,邻居看到Temu上的价格后,都惊呼价格便宜得不可思议,甚至还在疑问,这么便宜的东西能用吗?这位小姐姐表示,近期美国出现通货膨胀,人们都在寻觅低价商品,甚至,怎样实现精简低价生活在社交网站上成了热门话题,所以,Temu或许真的会吸引众多美国人使用 。
不过,还有美国男性朋友表示,他觉得Temu上的东西够便宜,可他和身边朋友不一定会买。首先,美国有卖低价商品的地方,像很多唐人街等地的街头商贩,虽价格比Temu上高不少,但很多人习惯了。另外,他和身边朋友更看重商品品牌、售后及服务,不会一味买如此便宜的商品。
另有一位在加州生活的朋友坦率表示,拼多多能在中国兴起,一方面是它价格十分低廉,且依靠着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物流速度很快。但在北美情况并非如此,就算花钱成为亚马逊会员,也只有在全境送货时才敢承诺两天送达。客单价有几十美金甚至上百美金,其中可以包含快递费,然而在Temu上购买如此便宜东西的人,肯定不会愿意支付那么多会员费,如此一来,快递费可能比所买商品还贵,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Temu又要怎样解决快递时效的问题呢?
这位朋友提出质疑,拼多多当年在中国兴起,是由于售卖大量低价商品,它还曾被叫做拼夕夕,原因是部分商品存在假冒伪劣情况。这种情况在美国会引发众多用户纠纷,甚至出现法律纠纷,这也让人感到不放心 。
另外,Temu的本土化能否成功也是一个考验。NAEI(彭家荣)曾是华为加拿大核心智囊团成员,他认为,中国公司来到北美,且恰逢当下中美关系的态势,往往会觉得保持沉默最为重要,不会与媒体沟通。但是,他却有这样的感觉,实际上美国市场的用户不太在意政治,而是对品牌更为关心,若想在出海方面取得成功,在品牌公关方面也要重视本地化,然而Temu好像在品牌搭建方面不太注重本土化 。
他举例说,在Temu上线之前,美国有影响力较大的媒体想就此事询问拼多多,然而未能联系上,实际上,这对Temu的品牌建设不利。因为,缺乏与媒体的交流,就会失去发声的契机,甚至导致误解。他建议拼多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要巧妙地与当地媒体沟通,而非一味地埋头做事。
八姐认为,拼多多若想在北美成功出海,或许还有一关要过。这一关是如何获取流量,以及如何实现流量、复购与盈利之间的平衡。拼多多在国内崛起,一方面得益于低价,另一方面是因其最初采用社交电商模式,依托微信,迅速获取大量用户。此后,拼多多又运用“百亿补贴”这一有力手段,吸引了更多用户。但这两招在现在估计都很难成行。
首先,“砍一刀”这种方式不符合美国文化,它更像是诱导分享,所以根本不会在美国上线,而且美国没有拼多多所依赖的微信 。其次,关于“百亿补贴”,一方面时机还不成熟,另一方面拼多多的市值下跌了不少,虽说账上还有100多亿美金,但要同时在中国和美国进行补贴,这恐怕很难 。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或许都是没用的话。黄峥早就具备跨境电商的经验,这些问题他也早就考虑过了。即便面临这么多问题,拼多多有没有可能再创神话呢?那就等着看结果吧。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