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除了旅游和补习之外,宅在家中看电视、打网游,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否也是一项标配呢?家长帮在近日发布了首份大数据系列报告,即中国家庭孩子身体素质培养洞察篇 。报告显示,家长平均每周运动时长不足3小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很少或者几乎不与孩子一起运动,在教育方式上,近七成家长持不强求的“宽松”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运动缺失,身体素质不良。
本次研究有2104名家长参与调研,其中来自一二线城市的家长占比近70%,这些家长以70后、80后本科学历为主;在首访家庭中,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占多数,比例为73%;以家庭中最小孩子的情况划分,目前孩子在幼儿园的占比为30%,在小学的占比为36%,在初高中的占比为34%,分布相对均衡。
近70%家长以孩子兴趣为主
报告显示,家长在认知方面普遍认可运动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在行动上,孩子运动能力培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报告显示,在不同学段,孩子的运动能力都位居家长最关注的前三位,另外两项是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面对学业压力,65%的家长认为即便再忙也要留出运动时间,他们对运动普遍持支持态度。
对于运动的目的,从整体上看,家长不仅关注运动对健康有益,还关注其能综合提升意志品质、智力水平、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未来能力,需求趋向综合化。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除了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外,家庭运动氛围以及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运动能力产生影响。调研数据表明,家长平均每周运动的时长不足3小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很少或者几乎不与孩子一同运动,在教育方式方面,近70%的家长持有不强求的“宽松”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运动缺失以及身体素质不佳。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采取的方式存在差异,在小学阶段,家长持“严格要求”方式的占比更多,在初中阶段,同样是家长持“严格要求”方式的占比更多 。
与此同时,家长的运动习惯可对孩子起到引导与模范的作用。当家长每周运动时长超过3小时,孩子每周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频次会显著增加,每次运动时长也会明显增加。
近九成学生每周运动1-2次
数据表明,将近87%的孩子能够在每周参与课外体育运动,在这些孩子中,每周参与1至2次的人数占比最多,每次运动的时长大多集中在30到60分钟;在小学阶段,孩子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频次是最高的,时长也是最长的。不过,还有13.3%的孩子几乎没有或者很长时间都没有参加过哪怕一次课外体育运动。
孩子经常参与课外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有跑步、健步走、游泳、球类运动等,平均参与三个以上不同项目,不同成长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不同,心智发展程度也不同,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参与的体育项目中,体育游戏占比35.1%,轮滑占比17.9%,武术跆拳道空手道占比15.5%,健身操占比10.6%。在小学阶段,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跳绳踢毽,占比37.8%,棋类占比20.5%,冰雪运动占比3.5%,击剑占比1.7%。在初高中阶段,主要集中在跑步健步走,占比51.5%,小球类占比37.7%,大球类占比36.8%,体操类占比5.4%,负重运动占比3.1%。
家长对孩子身体总体素质评价尚未达到“良好”水平
在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进行评价时,评价标准为0分为及格,1分为良好,2分为很好。家长给孩子打出的分数,其总体平均值为0.69分。该分数达到了及格线,但是没有达到良好线。
大部分家长觉得,孩子身体素质不好,主要是因为缺少体育运动,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不良。饮食习惯不良在幼儿园阶段的影响更显著。初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大,孩子更可能因睡眠不足、缺少体育运动而受到影响 。
家长对于突发状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应变能力表现关注度更高,对于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抵抗疾病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关注度也更高,这相比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视力等而言。其中,73%的家长认为孩子应变能力很重要,62.3%的家长认为孩子适应气候和自然环境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很重要。
课外体育运动培训年均花费超6000元
家长在运动相关知识素养方面存在不足,这也是致使培养认知与现实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62%的家长觉得自己不太拥有能帮助孩子增强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的相关知识,所以需要加强系统学习。
在培养孩子运动能力时,缺少正确的理念方法,缺少充分的时间陪伴,缺少合适的场地设施,这些成为家长最困扰的问题,这为体育培训机构的进入提供了契机。报告显示,幼儿园、小学阶段是家长为孩子选报课外体育培训的主要学段,和总体相比,这些家庭更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家庭年收入更高,家长受教育程度也更高。
受访家庭中,最新一年有为孩子选报课外体育运动培训的家庭占比约48%。在家庭年均体育运动消费方面,课外体育运动培训年均花费超过6000元,其占课外培训总花费的比例超三分之一 。
家庭综合化培养需求促使多元化消费产生,与此同时,85后、90后新生代家长兴起以及市场下沉,个性化消费趋势渐渐突显。除了寻找科学、专业的训练,超过40%的家长选择课外体育培训,原因是其能促进社交,对升学、留学、职业发展等有帮助,在孩子不同学习阶段各有不同体现。
选择培训项目的时候,70%会以孩子的兴趣作为主要依据。进入初高中阶段后,20%的家长会考虑与孩子未来发展的契合程度。这给冰雪运动、击剑、高尔夫等新兴项目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选择培训班时,除了距离、安全、费用这些因素之外,能够提供亲子项目、搭建国际比赛平台等多元体验的机构更受大家欢迎。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