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快要到了。不少家长打算给孩子安排研学旅行。以此帮助孩子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21年全国研学旅行人数为494万人次。2022年突破了600万人次。今年以来研学旅行展现出更强劲的增长态势。
借助企业资源,学生们获得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企查查数据表明,我国现存1.49万家研学旅行相关企业。2023年前5个月,我国新增322家研学旅行相关企业,同比增长79.89%。从区域分布看,贵州凭借604家研学旅行相关企业进入前七。从城市分布看,遵义以333家位列第三。
贵州生态资源丰富。贵州历史文化悠久。贵州人文风情浓厚。凭借良好资源禀赋。贵州积极探索研学旅游发展路径。以研学旅游为重点丰富产品业态。让其成为助推贵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融合剂。成为助推贵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催化剂。成为助推贵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剂。助力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学游回归“教育+”本质
研学游是孩子们在课本外学习“活的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双减”背景下,父母越发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研学游能让孩子走出教室。能让孩子探索自然。能让孩子接触社会。孩子在行走中可收获有趣的知识与体验。能通过实践体验实现“知行合一”
坝陵河大桥。
坝陵河大桥和科技馆实现了“馆桥合一”,探索出了“桥旅”新玩法,成为全国“桥旅融合”的行业标杆。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办公室副主任伍宁表示,来这里进行研学科普的团队众多,桥梁博物馆已成为贵州研学必去的打卡之地
酒店负责人田小燕介绍,雷山温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是专业做酒店的公司。此次是该公司首次做研学项目。坝陵河大桥是世界级桥梁。其本身具备的参观价值很高。其本身具备的学习价值也很高。公司进驻后会进一步为更多研学团队提供服务
学生们进入坝陵河大桥内部。他们进行沉浸式参观。他们进行学习。图片由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提供
如今 研学科普成了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一张亮眼名片 2022年起 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累计接待600余所学校开展研学教育活动 开展“桥梁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200余次 涉及30余个区县 180多所学校 10万余名师生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当研学游成为中小学生日常。位于贵州黔南的平塘天文小镇愈发热闹。平塘问天旅游公司总经理曾强波介绍。今年1至5月。平塘县内各研学机构和研学营地(基地)。共接待各类研学团队1672批次。共计4.9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 云峰屯堡景区积极与优质研学团队对接 打造云峰屯堡文化研学基地 推出一系列优质研学产品和线路 这些产品和线路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 自研学基地建成以来 已接待学生超过4000名
孩子们在平塘县境内合影。地点是“天空之桥”服务区观景台。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研是基础。学是目的。游只是一种形式与载体。从历史角度看。研学旅行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游学”文化。作为行走的课堂。研学游把教育和学习向生活、社会和自然领域拓展、延伸。通过寓学于行、寓学于游。让人增长眼界、收获知识。
遵义会议会址前游人如织。 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研学游向“研学优”发展
这个夏天 “特种兵旅游” 高铁短途游很火爆 贵州研学游抓住机遇顺势发展 推出一批研学路线 受到青少年朋友喜爱 占据了文旅行业一定地位 邀请青少年到贵州欣赏奇妙景色 尽情享受山水 拥抱大自然 到贵州回忆红色烽火 重温伟大转折 到贵州感受文化魅力 探寻美好远方
关岭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品。
步入安顺市关岭地质公园博物馆,馆内存有诸多海生爬行动物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保存极为完美。馆内还存有大量海百合的古生物化石,其类型多样,数量繁多。这里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晚三叠世化石库。博物馆大力挖掘研学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学生游客前来研学参观。
图源 贵州教育发布
近日,首批13家“贵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亮相。中小学生有了更多旅游新去处。贵州充分利用寓教于乐、融学于游的研学教育形式。建设了一大批层次分明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揭牌现场介绍 贵州会把课程体系和国家课程有效衔接 还会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融合 让研学实践教育真正成为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加油站” 成为“五育并举”的“助推器” 研学实践教育的核心是高质量的研学实践课程体系
地点在北京
该活动主题为“青春遇见贵州·感受多彩魅力”
会上,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徐晓磊出席活动。他在视频连线中致辞称,贵州拥有诸多世界级旅游资源。特别是有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红色研学线路。还有以“黄果树瀑布”为代表的生态研学线路。以及以“阳明洞”为代表的文化研学线路。以“天眼”为代表的科普研学线路。以“村BA”“村超”为代表的体育研学线路。这些线路是青少年学在旅途、乐在其中、爽在暑期、遇上多彩青春的最佳选择
做优研学游,做强“旅游 +”。开展系列丰富活动。推动“文、旅、教、研”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奋力把贵州打造成全国青少年重点旅游目的地。打造成研学打卡地。打造成实践聚集地。引领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引领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发展研学旅行,贵州大有可为。
中国天眼。
“研学+”为文旅融合赋能
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青年,我想要去贵州观看“村超”。我是一名来自福建的少先队员,我想要前往息烽集中营感受革命精神。我是一名来自厦门的青年,我想要去天眼探寻宇宙的奥秘。欢迎大家来到贵州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感受多彩文化的魅力。
6月27日,在“青春遇见贵州·感受多彩魅力”全国青少年赴黔研学旅行推介活动上,“我想去贵州”的话语洪亮且充满活力。“贵州欢迎你”的回应热情、真诚又热烈。场内场外,青春气息洋溢在每个角落。
海南研学团队学生王悦骅说 这里环境格外美 小溪清澈能见底 村子的建筑和屋子都颇具特色 第一次与大自然如此亲近 收获颇丰 探索“研学+”旅游发展新模式 做活苗寨特色研学旅游品牌 是雷山县格头村近两年来做强村寨文旅产业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尝试
学生们在杨至成将军纪念馆。讲解员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生平事迹。蒋鸿琪 摄
三穗县城关第二小学学生杨沛玲说 这已经是她第六次来到将军纪念馆 每次来感受都不同 听讲解员讲解 她了解到杨至成将军刻苦学习 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比当下生活 她觉得大家更应好好学习 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孩子们在研学中与天眼科学家对谈。受访单位供图
5月10日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迎来了上海中侨国际旅行社的257名师生 他们在此开展研学活动 来自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惠立学校的学生蒋嘉桐表示 自己小时候就对天文很感兴趣 宇宙极其庞大 所以想了解更多天文知识 解开一些疑惑 他还说 这里有喀斯特地貌 有许多山 空气十分清新 这些在上海都体验不到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成立了专门的研学中心。其用心打造了一个营地。该营地集天文、探险、科考、科普为一体。目的是让更多孩子深度体验天文科普游。针对全国少年儿童。这里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火爆的“研学旅行”推动着平塘“大旅游”发展
板万古寨研学游。李绍进供图
省外研学团队成员张艺馨表示进入板万村后学会了做糍粑、五色花米饭还了解到诸多布依族知识 板万布依古寨是册亨县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之一 近年来景区持续提质升级 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建设了布依锦绣坊、美食坊、古法榨糖坊、蓝染坊、木工坊等 以此不断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研学需求
村民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表演民族歌舞。杨承鸿 摄
这是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对西江千户苗寨的称赞 内容为以美丽回答一切 经过十多年精心打造与宣传 西江千户苗寨成为全国知名人文景区 每年超400万人购票进入景区 日前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 诚挚邀请各地游客前往苗寨 在欢快民族歌舞中度过浪漫愉快的夏天
值得一提的是 贵州避暑旅游有“两免两减半”优惠活动 贵州境内高速公路通行费打五折 A级旅游景区门票五折甚至免费 这为广大游客出游提供多样选择 能着力提升多彩贵州研学之行的体验感 还能提升获得感 更能提升幸福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羽 胥芬芳 徐微微
编辑 龙飘 徐然
二审 周文君 李劼
三审 闵捷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