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冰墩墩设计灵感源于冰糖葫芦?设计者讲述背后故事

Time:2025年04月29日 Read:3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福桃九分饱】微信公众号

ID:

你们知道,冰墩墩的设计灵感来自哪一种食物吗?

它的设计者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设计总执行刘平云副教授。他对此作出了如下解释:

我是江西新余人。小时候对北方有印象。印象是冰天雪地。还有冰糖葫芦。这是我儿时记忆符号。

摄图网

刘老师先前提交的设计稿。其主体是五个叠放的小冰糖葫芦。之后经过修改添加了熊猫元素。不过冰糖葫芦的“冰壳”留存了下来。如此一来冰墩墩就成了一只冰糖熊猫。

刘平云供中国新闻网图

要是这事儿让外国人晓得。他们对冰墩墩的喜爱会更甚。毕竟。他们痴迷糖葫芦许久了。

自从一批外国人掌握了糖葫芦核心技术后,油管就被他们的新奇想法充斥了。刚开始还算正常,只是用糖蘸草莓、橘子、葡萄,后来就出现了方便面糖葫芦、麦乐鸡糖葫芦、墨西哥鬼椒糖葫芦、A5和牛糖葫芦等等。

不!!!(发出意大利人看到菠萝比萨的声音

我们理解老外发现甜食新大陆时的狂喜。他们字正腔圆地学说“烫护鲁”。但我们还是不想承认,这能叫糖葫芦?!

更何况,糖葫芦有着诸多身世秘密,这些秘密不是外国朋友们现在能够知晓的。

甚至中国人,都不一定了解糖葫芦。

“儿童不宜”的食物

小朋友永远最爱吃糖葫芦。北方冬天的街头,孩子们被爷爷奶奶牵着,裹得像小布娃娃。小胖手里举着一串红彤彤亮晶晶的糖葫芦,点亮了一整条街。

然而,在很久很久以前,糖葫芦可能是个有点儿童不宜的食物。

准确来讲。曾经。在北京售卖糖葫芦这种行为。放到如今存在涉嫌犯罪的风险。

解放前 旧北平商贩行规千奇百怪 其中一条是 若想买糖葫芦吃 得跟小贩赌博

据唐鲁孙先生所述,过去提篮行街有卖糖葫芦的小贩。他们会随身携带赌具。有的带签筒。有的带牌九。若跟他们买糖葫芦吃。得先来一把。要么抽签论大小。要么推牌九。赢了才能吃上。输了就白给钱。

李翰祥电影《风月奇谭》重现了这一场景

有好赌的人,非要和小贩连着赌上几局。可能连输几把,小贩一串没卖出去却白赚了;或者大赢特赢,顾客也许不计较,哈哈一笑,拿走一串就算了。要是认真起来,说不定一篮子都能被拿走。

谁都不清楚这一招源自何处。那时北平,卖糖葫芦的小贩带签筒。卖烧鸡的小贩也带签筒。卖烫面饺的小贩同样带签筒。卖奶酪的,除了抽签,还玩骰子。

几串糖葫芦虽不值多少钱,但这涉及赌博且近乎是骗局,在旧社会也是被禁止的。于是,每天街上总会有几个倒霉的小贩。他们会被穿着黑衣服、打着白绑腿的巡警揪住后脖领子。

这种东西属于恶习。它不登大雅之堂。正经字号对此不屑。老北京糖葫芦界曾有的顶流出自老字号。

当年有两家卖糖葫芦最为出名。说来也许没人会相信。一家名为九龙斋。另一家名为信远斋。

是的,全盛时期的它们,业务范围可不止小玻璃罐儿酸梅汤。

最早的九龙斋,唐鲁孙先生称其起初是个摊儿。它搭在大栅栏东口外,那是最热闹的地方。夏天时,售卖酸梅汤。冬天则卖果子干。其蜜饯果品品质优良且种类齐全,故而久负盛名。

他家糖葫芦声名远扬。原因之一听着可乐。是因独创整段山药蘸的糖葫芦。四九城仅他家有。别处都不卖。如今这不算稀奇。但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稀罕物

相比之下,信远斋显得气派得多。这不仅是因为人家拥有店面。还在于它开设在琉璃厂。琉璃厂往昔是文人雅士的胜地。逛书市逛得疲惫的先生教授们来来往往坐下。几乎把掌柜熏出了书卷气。

方砚 绘

他家的糖葫芦比别家更讲究。或许是担心文人们当街举着一大串啃食有失体面。所以不用长竹签穿。而是一个个单独的冰糖山楂或海棠果。售卖时盛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里交给顾客。

信远斋酸梅汤有长期顾客。信远斋糖葫芦也有长期顾客。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梁实秋。还有张恨水。再有李苦禅。应该也少不了鲁迅。鲁迅最爱逛琉璃厂。鲁迅又最爱甜食

不知为何让我困惑糊涂

——他肯定没少吃!

《觉醒年代》

此外 东安市场过去有一家“隆记” 它有名的是豆沙馅儿山里红糖葫芦 开口露出的馅儿上 能用瓜子仁儿贴出梅花方胜图 还有沙营葡萄夹山楂糕丁 如今北京的糖葫芦 很少见这么精致的了

这些五颜六色的糖葫芦,有的也许在晚清民国就诞生了/ 摄图网

糖葫芦与冰糖葫芦

话说回来 全中国到处都有山楂 各地都能做糖葫芦 可为什么北京的最负盛名呢

第一个原因,大概是山楂的品种:

全国存在六大山楂栽培区。“燕山栽培区”包含北京。京东的密云诞生过山楂良种。京东的延庆诞生过山楂良种。京东的怀柔诞生过山楂良种。京东的平谷诞生过山楂良种。

70年代的京郊山楂品质鉴评结果

做糖葫芦的山楂,上品应是果肉绵软发面。其皮薄且不粗糙。成熟后酸甜适中。尤其是做成冰糖葫芦后,在糖壳中和下,隐隐有柔和的酸。果肉一抿即成泥,这样的就更好了。

山西绛县、山东平邑等地有适宜做糖葫芦的山楂。这些山楂便于运往京津一带。北京自身周围良种也比较集中。所以北京糖葫芦在选料上得天独厚。

新华社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制作工艺的讲究。

这涉及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北方一般城市都有糖葫芦卖的年代。为何只有北京人老强调自己卖的是“冰糖葫芦”。还把“都说冰糖葫芦儿酸”的歌儿到处传唱。

实际上,“糖葫芦”和“冰糖葫芦”不能完全划等号。

冰糖葫芦是糖葫芦的一种,不是所有的糖葫芦,都能叫冰糖葫芦。

根据梁实秋先生的记载,早年间的糖葫芦,实际上有三种:

第一种是我们在电视、广告上常见的超长糖葫芦。这种糖葫芦一串有一米长。上面有几十个红果子,看起来很夸张。但其实它是最基础的版本。

过去庙会常有这种超长糖葫芦卖

它用的不是冰糖。而是用麦芽糖熬成的糖稀。这种糖稀发红偏黄。过去街头小贩扛着一根木棍。木棍顶上套着个塑料暖壶壳子。壳子上头钻满了眼儿。插着用来卖的糖葫芦。大概都属于此类。

第二种在今天相当常见。做法是把白糖熬化后用来炒制山楂。待其冷却,糖就会凝结成一层白霜。这便是在干果店里经常能见到的“雪红果”“糖雪球” 。

是的,它也属于糖葫芦家族 /摄图网

第三种,也是最高级的,那才能叫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用砸碎的冰糖熬煮后蘸上的。它的糖壳不厚硬。就像薄薄的一层玻璃纸。晶莹透亮。能看到鲜果原本的颜色。一方面是因为糖好。没有杂色。另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冬季干冷。即便糖薄也不容易化。

参考一下这个厚度 / 大众点评:红豆布丁_

咬一口,糖壳细碎且清甜,一点不扎嘴难嚼。山楂选得很棒,舌头一抿就成泥。还没回过神,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串已下肚——这才是正宗冰糖葫芦!

现如今,糖葫芦的式样可比这三种多得多了。

东北冰糖辣条、冰糖猪蹄有着后工业狂野风格。这种风格离经叛道。如今新流行纸盒装小串糖葫芦。它看似网红新贵。却又不免成了信远斋时代的文艺复兴

近年流行的迷你糖葫芦 /摄图网

显然 糖葫芦往昔的故事 早被多数人遗忘了 流行形成一个圈 又回归百年前已有的风尚 那是曾经玩过的风尚

不过无所谓,不论糖葫芦变成什么样,它的地位也永不会下降:

它已然成为北京美食最为醒目的标志。它象征着严寒之中的红火景象。它象征着一整年的殷切期盼。它还象征着人人都难以忘怀的孩提时代的快乐。

摄图网

既然糖葫芦可使每个寒冬变得热乎甜蜜,那这种快乐定会跨越种族、国籍以及语言,出现各种奇妙的“人传人”情况。

所以全球吃货们又有了一门“共同语言”。特别是当这门语言与胖胖的熊猫有关时。

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微博

参考资料:

唐鲁孙所著《北平的甜食》,收录于《中国吃》,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1月在桂林出版。

唐鲁孙著。《续“酪”》。属于《天下味》。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9月1日在桂林出版。

唐鲁孙所著。书名为《一盏寒浆驱暑热,梅汤常忆信远斋》。属于《天下味》。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9月1日在桂林出版。

梁实秋所著《酸梅汤与糖葫芦》,收录于《雅舍谈吃》,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9月1日出版。

王以莲.京郊山楂的优良类型[J].北京农业科技,1980年第2期:33 - 40页

刘占昆.吉祥物“冰墩墩”是如何诞生的?其创意原型竟是它![OL].中国新闻网,2022年2月14日

钟秋兰 邹宇波 灵感源于冰糖葫芦 在线文献 金台资讯 2022年2月5日

作者 -VJ

设计 - 饱主任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