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中国美食大会多期播出,泉州美食尽显魅力引网友打卡

Time:2025年04月29日 Read:9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一勺一碟之中,全是地道的风味。一山一海之间,展现出八闽的姿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推出的大型融媒体美食文化节目《中国美食大会》,第六期播出了。第七期也播出了。第八期同样播出了。泉州有多道美食在节目中亮相。一道道有着万千风味的美食,加深了人们对泉州美食文化的认识。还唤起了无数网友想要打卡的欲望。网友纷纷留言称:在这个节目里,品尝每一道菜就如同翻阅一本历史书,美食的确是文化最佳的载体!泉州美食的“鲜”果真名副其实!并且顶级美食向来无需繁杂,有时越简单的菜越具难度。

“地道好味”诠释烟火生活

3月15日18点档时,《中国美食大会》第八期播出。它在总台央视财经频道(CCTV-2)、央视频、央视网同步进行。本期节目里,泉州有多位美食制作者出镜,他们带来了多道美食。

美食制作者烹煮地域珍馐

石榴芋泥

泉州石狮美食制作者谢佳丽用本地槟榔芋作为主要食材,烹制闽南特色手工菜“石榴芋泥”。芋泥炒好后,包上用香菇、虾米、马蹄、烟笋、猪肉等配料调制的八宝馅料。接着下锅油炸至微黄。此时,外皮变得酥脆,中层芋泥香甜顺滑,内馅咸鲜可口。它展现出福建芋头美食的精细,获得主持人高博、美味见证官王冰冰的盛赞,还会刷新人们对芋头美食的认知

老鸭海鳝煲

泉州美食制作者王春农带来泉州家常美食“老鸭海鳝煲”。这道菜虽说是家常菜。但其用料极为讲究。只用内港渔船出海带回的新鲜海鳝。只用山上散养的老鸭。以此保障成品汤汁金黄透亮。味道鲜美地道。

沙茶肥牛水晶管

泉州特色美食_泉州美食特色介绍_泉州美食特色介绍100字

泉州美食制作者杜武汉烹制名菜“沙茶肥牛水晶管”。他用的是南洋华侨带到闽南的香料沙茶。改良后更符合闽南人口味的沙茶酱,与水晶管、牛肉完美结合。一口下去,酱香浓郁。一口下去,鲜甜脆嫩。这将带人走进华侨们的味蕾记忆。

八宝葫芦鸡

泉州石狮有个美食制作者叫陈智勇。他带来了传统闽菜“八宝葫芦鸡”。这道菜是先把整鸡脱骨。然后往鸡肚子里填入由八样食材组成的馅料。接着将其系成葫芦形状。而葫芦形状从古代起就被人们赋予了美好寓意。人们吃这道菜。吃的不只是醇厚的香。更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不变的祈愿

尊重食材细作“地道好味”

3月8日18点档时,《中国美食大会》第七期于总台央视财经频道(CCTV-2)、央视频、央视网同时更新。美食制作者们运用巧妙烹饪手法,充分激发食材美味。

泉州美食制作者蔡淑婉带来拿手小吃“牛肉羹”,她做这小吃已有40年。牛肉经精挑细选后切条腌制,接着加入地瓜粉手工搅拌40分钟。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实则考究。它们让“牛肉羹”口感爽滑、原汁原味,还为这道地域美味增添了令人难忘的魅力

牛肉羹

泉州晋江有个美食制作者叫叶灿辉。他要把源自泉州的名吃“姜母鸭”带到舞台上。做“姜母鸭”用的是番鸭。这种番鸭肉质鲜嫩。而且油脂丰富。搭配的是辛辣的永春姜母。制作时全程不添加一滴水。用小火慢慢煎。这样既能展现烹饪功夫。又能让鸭肉的浓郁醇香释放出来

美食制作者许自鹏来自泉州石狮。他会带来闽南乡宴上的重要菜品“封猪脚”。香菇、目鱼干、八角等食材和调味品发挥各自作用。猪脚经过两小时慢炖。变得肥而不腻、软烂咸香。

黄花菜红糟肉

泉州美食特色介绍_泉州美食特色介绍100字_泉州特色美食

泉州美食制作者吴少泉用生长在泉州德化山林间的黄花菜来制作“黄花菜红糟肉”。他还用裹挟着糟香味的红糟来制作这道菜。他希望观众能通过这道特色美食感受到他家乡的好生态。

糯米蒸红蟳

泉州美食制作者胡灿辉会带来泉州传统美食“糯米蒸红蟳”。蟹的鲜味与谷物的香气相融合。这获得了美食作家、文化学者欧阳应霁的高度称赞。还让观众知晓,备受游客喜爱的蟳埔村中的“蟳”字,源于红蟳。

巧用山珍海味烹饪“泉州记忆”

展现独属于泉州的鲜甜滋味

蟳埔是极具特色的海蛎产地 泉州美食制作者林辉阳 用在咸淡水交界处长大的黄海蛎 烹饪“海蛎煎” 大道至简的烹饪方式 展现出黄海蛎本身的肥美优势 充分释放出泉州特有的鲜美与甘甜

一百多年前 泉州名厨张春火知晓了源于千年古刹开元寺的“东璧龙眼” 随后研发出名菜“东璧龙珠” 泉州美食制作者陈恒锡将这道传承百年的经典菜搬上舞台 甜与鲜协同融合的风味给人们带来新的味蕾享受 人们也从中感受到闽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晋江第一支流处曾有古港名为“圆通港”。据说,如今深受泉州人喜爱的乌耳鳗早期产自此地。美食制作者孟凡彤长在东北,定居泉州。他以乌耳鳗为主材,烹饪福建人逢年过节餐桌上的大菜“葱烧通心鳗”鳗鱼肉葱香浓郁,色泽红亮。人们在其中,不仅能品尝到乌耳鳗特有的鲜嫩。还能从外乡人视角,领略泉州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据传,清朝名臣李光地告老还乡。之后,一批宫廷小吃在安溪流传开来。泉州美食制作者李震宇是李光地第十三代后人。他奉上与李光地密切相关的小吃“包粿什锦”。这让观众看到李氏家训正以另一种形式被李光地后代坚守。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