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中南地区重要的电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办学历史长达89年。其前身是郑县工业职业学校,该校始建于1933年,后来更名为河南省立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抗战时期,学校在内乡县赤眉镇办学8年,期间经历了16次易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以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基础,将中南五省六所高级工业学校的电机科并入,成立了燃料工业部郑州电力学校。此后 经历了河南电力学院阶段 又经历了郑州电力学院阶段 还经历了郑州电力学校阶段 到了1994年 建立了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当前 学校占地面积总共800亩 省发改委批准了中长期规划 在校生规模为1万人 学校建筑面积有25.65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190个实践教学场所拥有河南省电厂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河南省电力智慧供应链工程研究中心。拥有河南省高校电力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郑州市电力能效智能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郑州市电力物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郑州市电力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郑州市电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郑州市发电锅炉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拥有郑州市智能物联输配电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
学校专业设置涵盖电力工程、动力工程、机械电气、信息通信、经贸管理五大专业领域。其中有30余个专业及领域。专业布局以传统的电力、动力类专业作为主要部分。近年来,为了更优质地服务公司和行业发展。陆续增添了新能源装备技术、工业机器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等新兴专业。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同时获批1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还有13个省级骨干专业、特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形成了以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龙头。以特色专业为骨干。以校级专业为基础的三级专业建设体系。
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果获社会及高教领域广泛认可。在全省高校党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在全省首次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在全省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在全省外事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在全省高校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果经验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推广。这为电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当下 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计8600多人 2022年统招录取时 理科录取最低分比省专科控制分数线高197分 文科录取最低分比省专科控制分数线高224分 省内录取本科线以上的学生占比22.47%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维持在96%以上 比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高4% 其中电力 能源领域是就业主要渠道 平均占比接近六成2022年有158人进入国家电网公司成为毕业生。其中93人进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成为毕业生。
学校培训工作把“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当作根本出发点。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有着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思路。年均各类社会培训服务人次超过在校生人数两倍。学校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身为国网河南省技能培训中心,长期肩负省公司交付的技术技能培训任务,年培训量超过17万人·天。并且,作为国网学堂河南省直分院运维单位,它提供业务咨询以及技术支撑工作,以此支撑公司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考试、培训等工作
学校历经八十多年办学历程。逐渐形成校风,即“严谨笃学、敬业乐群”。还形成学风,是“立德修能、知行合一”。也形成教风,为“明德循理,精业育人”。确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拥有高效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具备优质完备的教育教学资源。有着严谨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了优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受广大学子和家长好评。学校先后培养出余名优秀人才。校友们表现出色成就卓越。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确立了学校重要地位。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学校把成为电力教育品牌名校当作目标。学校致力于现代化电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学校扬帆起航。学校勇往前行。学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