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默认分类 /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朱传欣为冬奥筹备组织志愿者培训,众多师生参与服务保障工作

Time:2025年04月02日 Read:3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期间,朱传欣及其同事花费 3 个月时间。他们组织了 10 余场专题培训,这些培训是面向中国传媒大学志愿者的。培训内容涵盖冬奥会知识、志愿者礼仪、新闻报道、摄影摄像、国际交往、应急救护等方面。

朱传欣担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这一职务。他之前还担任过中国传媒大学团委书记以及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时候,他身为校内协调员,日常要为 750 余名参与冬奥会的中国传媒大学师生提供服务。这些师生在志愿服务、媒体转播、赛场播报与扩声、开闭幕式演出等诸多领域,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参与到了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中。

很多同学长到如今这般年纪,是第一次过年没能回家,而是在学校或者场馆中度过春节。除夕之时,大家一同包饺子;初四那天,大家一起观看开幕式。就这样,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冬奥年”。

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传媒大学将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它聚力去讲好冬奥会的故事,同时也展示了首都高校学生那靓丽的形象。北京冬奥组委的官网以及 30 多家主流媒体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进行了 100 多次的报道。校园媒体累计发布的报道有 270 余篇,并且汇集了各类新闻素材达 10 万余字。赛事结束后,学校组建了“冰雪白杨宣讲团”。这个宣讲团录制了 20 期宣讲视频。那段时间,“冰雪小白杨”的故事深深印入人们心中。

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有 1 个集体获得了北京市先进表彰,还有两名个人也荣获了北京市先进表彰,这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20 年春季的时候,朱传欣是指导教师之一。他参与发起了“青春记‘疫’——大学生在行动”主题云晚会,并且参与了创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此活动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电视文艺晚会创作》课程为依托,联合了海内外 48 所高校的 184 名大学生一同参与。有来自 64 座城市的 136 名师生担任工作人员,历经 65 天时间才制作完成。它是全球首部由大学生进行记录、演出和制作,且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抗疫云晚会。

活动筹备过程并非一路平坦。突如其来的疫情出现后,朱传欣以及教师们一直都在关注着每一位同学的身心状态,并且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审慎思考、明辨是非,并且积极主动地去行动。大家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这台云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等平台播出之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朱传欣是《电视文艺晚会创作》课程团队的骨干成员,他和其他教师一同努力,让主题晚会创作的经验和模式持续发挥作用。在他们的指导下,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先后创制了“后浪请回答·永远跟党走”大学生庆祝建党 100 周年主题晚会(2021),以及“就位吧!云世代”大学生毕业季主题云晚会(2022)。

朱传欣的工作与文化活动联系紧密。这名 85 后年轻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且取得了艺术学博士学位。他在报纸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有 60 余篇。他主持和参与了许多课题研究。他担任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中国传媒大学站)的负责人,同时还是全国青年外交联盟的理事。

朱传欣在学术研究方面一直未曾停步。在工作上,他始终秉持“一线原则”,即扎根于一线、深入到一线并且服务于一线。他担任校团委书记、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等职务,坚守在这些岗位上,常年在一线带班,一刻也没有放松懈怠,全方位且多层次地开展青年工作以及学生工作。

近年来,在他所带的班级里,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各类学生组织中,也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他本人曾获得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曾获得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曾获得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中国传媒大学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首所传媒类高校。它既有红色传承,也有红色基因。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活动期间,该校师生在天安门广场喊出了“祖国万岁”的真挚告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该校学子代表着新时代青年,许下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朱传欣是这些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紧跟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他不断思考怎样把立德树人工作与服务保障重大活动有机统一起来,怎样把引导青年立岗建功与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在一起,要让广大青年在生动实践中与祖国同频,与时代共振。

去年春天,朱传欣与同事一同策划并发起了“光影明心党史明志”红色电影学思践悟活动。他们组织了多名博士研究生党员前往中国传媒大学定点扶贫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这些党员定期为当地的中小学生以及干部群众带去了以电影为主题的党史课。

中传“双一流”学科的学生党员多次前往雄安新区雄县张岗乡进行文艺支教活动,把音乐、美术、表演、编剧、摄影等这些艺术类课程带到了当地的中小学校园。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云南开展传媒特色支教,在当地学校讲授艺术类课程;在四川接力开展传媒特色支教,在当地学校举办文艺活动;为当地学校编写校歌;为当地学校拍摄微电影;还为当地老年人拍摄婚纱照。

朱传欣记得有学生对他讲,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之后,他更加清楚地明白了“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道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新时代传媒人的决心。

诠释了鲜活明亮、奋发有为的“中国式青春”。

朱传欣作为这一项目的发起人,他说这些年,他自己的成长轨迹始终追随着国家发展前进的脉络,他的朋友的成长轨迹也始终追随着国家发展前进的脉络,他的学生的成长轨迹同样始终追随着国家发展前进的脉络。

中国式青春便是如此,我们始终与国家紧密相连,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之中,把青春无私地献给祖国。一代接着一代,我们的青春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度过的。朱传欣如是说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