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旅游集团喜迎九十华诞。
我们展望跨越百年的崭新征程
中国旅游集团不断向前迈进。九十年来,其步伐始终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也一直与时代进步紧密相关。中旅人有着“服务大众、创造快乐”的精神宗旨。这一宗旨穿越了时空。并且延续至今。始终一点都没有褪色。
回顾过去展望现在,我们推出“中旅90年”系列报道。希望能以历史为镜子。照亮前行的道路。书写迈向世界一流旅游文化强企的全新篇章!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记事铜板上,1927年风起云涌、大事迭出。当年总共精挑细选记录了三则历史事件。其中一则是首家由中国人创办的旅行社诞生。这家旅行社就是中国旅行社。它在上海诞生。可见这件事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中国旅行社总部旧址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古训 大家想必都听说过 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 这类传统思想在民众观念中深深扎根 旅游出行风气尚未兴起 偶尔有文人游历山水 但人数稀少 沿途也不方便 当时既未形成近代化的旅游概念 更没有像样的旅游产业
随后 国外一些旅游机构开始陆续进入上海这座引领风气的城市 但其服务对象多是外国人 并且对中国旅客极为轻视 要是有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旅行社 在国内广泛开设分社 为同胞服务 那肯定会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 促进中国旅游风气和旅游文化的培育
到了1920年代,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银行家陈光甫酷好山水、热爱旅行。他曾遍访欧美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然而在国内旅行时,他感觉反倒不像在国外那般轻松容易。
他自己写道 有时在一二百里的旅程中 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极多 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极大 竟比在国外远行一二千里还要多
因为琐碎问题打了退堂鼓
后来 陈光甫成了中国旅行社创始人 在《创办中国旅行社自述》一文中 他坦白 自己创办中国旅行社的初衷极为单纯 仅是“与人方便”这一想法罢了
而这个念头的产生,则来源于三件他切身经历的往事。
徐州车站的深夜时分
20世纪初期的深冬午夜 陈光甫独自乘火车到达徐州 那年特别寒冷 寒风凛冽 满地冰雪 陈光甫虽已穿了很多衣服 却仍冷得直打寒颤 特别是在年终岁尾 夜色深沉 那种萧凉落寞之感 不断涌上身为异乡过客的陈光甫心头
陈光甫
他出站时,眼前情景给他留下更深印象。露天月台上,许多三四等车乘客凑一起等车。不论男女老幼,都守着各自行李。他们依偎成一团,在刺骨寒风中发抖。
当时徐州是两大铁路干线交叉点,不少旅客要在徐州换车。陈光甫马上想到,要是车站附近有间屋子。屋子要够大够宽敞,能躲避风寒。不用追求豪华考究,有条凳,有灯火。还能免费供应热茶水。增加了一些便利吗
这个念头在陈光甫心头时时涌现,过了好久。这是他设计中国旅行社的最早一幅蓝图。
如何展示中国?
另一件事情发生得更早。
当时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开展环游全球的活动来吸引顾客众多人参与。中国是他们日程里的重要一站。轮船公司安排的时间很紧张。大概只有上海这一处。上午船驶入黄浦江。下午就要启航前往其他地方。
于是 有略通英语的人做起导游生意 陪着外宾登岸观光 迎合外人喜好新奇的心理 把他们带到城隍庙 那时的城隍庙类似北京的天桥 陈光甫觉得 这些对中国本无较深了解和印象的外国人 不远万里而来 一眼只看到这一个地方 匆匆回去 少不得四处信口宣扬 称这就是他们亲历目睹的中国
后来 美国轮船公司办这种旅行团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德国的轮船公司也跟着举办 从各地出发环游世界的旅客 都到上海来 每到上海 就去逛城隍庙 做导游的人 是父亲传给儿子 哥哥传给弟弟 形成了专门领外国人逛城隍庙的职业
陈光甫坦率表示 他那时每天读报 一看到有环游世界团体东来的消息 就会产生非常忧虑惭愧的感觉 他思考 为何不能用外国人的方法 训练一些真正出色的导游人才 来引导外来旅客 让他们瞻仰一些真正的名胜古迹 借此机会也让他们认识一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衣冠文物
这个想法,后来也成为了中国旅行社的业务之一。
中国人自己的旅行社
第三件事发生在上海一家外国旅行社。
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办了两家旅行社。一家是英国人的通济隆(Cook & Son)。另一家是美国人的运通( )。这两家旅行社代售中国铁路的火车票。还能预定夜车铺位。
一天 陈光甫到某家外国旅行社买票 当时已是下午2点 按说应是办公时间 然而柜台里的一位女职员 正和一位青年娓娓交谈 似乎根本没看到柜台前的陈光甫 致使他呆立在那里十几分钟
陈光甫心里想,就算你们有要事商谈,也该照顾下顾客吧!可是,两人仍继续畅谈。陈光甫只好悻悻退出。他认为女职员不该这么无礼。同时,他更感到我们自己创办一家旅行社很迫切。
中国旅行社代售海陆空客票
1923年8月,于上海银行总行总经理陈光甫的有力推动下,上海银行旅行部正式宣布成立。其经营目标为:弘扬国光。服务行旅之人。阐释宣扬名胜。改善食宿条件。专注于货运业务。推动文化发展。将服务大众当作自身责任。
从言简意赅的经营目标里。能轻易看出陈光甫的经营理念。还能看出三件“小事”对他有影响。“服务”这两个字的分量被充分突显出来。
港岛有了中旅社
上海银行旅行部刚成立时 风气尚未开放 便采用多种方法 去招揽客户
凡是购买车票,不论路途长短,都会赠送一个票夹,票夹是蓝色布面且有熨金字。开幕当天,有人来买从上海经伦敦至纽约的全球联运票,当时旅行部没有发售这种客票的业务,又不想失去顾客,于是旅行部经理自驾汽车去英商通济隆公司购买,之后回来再转卖给顾客。
数年之中,上海银行旅行部于各地陆续设立了11处分部,规模不断扩大。1927年春季,上海银行董事会经开会研讨后,决定让旅行部与银行分开。
于是 1927 年 6 月 1 日起 上海银行旅行部废除原名 改称中国旅行社 陈光甫任董事长 各地分部改称中国旅行社某某分社 更名后 1928 年 1 月获颁第元号旅行业执照
香港中国旅行社旧址
为推动金融与旅游业务发展,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于1928年4月1日正式设立。其地址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中6号。中国人开办的旅行社终于在港岛落地。这正是中国旅游集团的前身。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