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薛冰冰
当管制雷达屏幕上显示出这个航班号时,大连区域管制员迅速认出了这班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心中涌起一种亲切感。这是南航从沈阳飞往日本东京的航班,由于疫情以及出入境限制的原因,该航班已经停飞了很长时间,短暂恢复后又中断了,直到 2023 年 2 月底才最终重新开始运营。
疫情过后,国内客运航班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大连空管中心的一名管制员向界面新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感觉国内的航班每天都在快速地飞行。”与之相比,国际航班恢复所需要经历的流程既复杂又漫长。
3 月 26 日,民航开启了夏秋航季。这是“乙类乙管”之后民航迎来的首个新航季。民航局表示,换季后,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其航班运力调整会逐步到位,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增多。今年,空管员们将会看到更多他们熟悉的国际航班的身影。
多家航司大幅提升国际航班量
界面新闻从国航那里得知,在夏秋航季,国航计划每天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 101 班次。并且,其中有 35 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会增加班次。
在航线恢复方面,从 3 月 26 日开始,国航逐步恢复了北京至罗马的航线、北京至大阪的航线、北京至胡志明的航线、上海至米兰的航线、上海至大阪的航线、成都至伦敦希思罗的航线。除此之外,还计划恢复台北松山的航点、仰光的航点、首尔金浦的航点、伦敦盖特威克的航点。并且,吉隆坡、釜山、慕尼黑、奥克兰、巴塞罗那等航点也将在季度中间陆续恢复。
首都机场进行汇总统计后得知,新航季时首都机场的国际航点预计有 54 个,这些航点能覆盖五大洲的 41 个国家,并且国际客运航班每天平均达到 76 班,比换季之前增长了超过 50%。
南航方面表示,在夏秋季会执行 74 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航班量每周达到 732 班。其中,从广州始发的有 34 条航线,每周 416 班。新航季,南航在北京市场集中发力,新开了北京大兴至莫斯科的航线,每周四班;恢复了北京大兴至阿姆斯特丹以及韩国金浦的航线;3 月 27 日恢复了北京大兴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航线,后续还将开通伦敦、大阪等国际航线。
后期,南航会依据保障情况有序推进地区航班的恢复。
春秋航空的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航班总体已经达到 2019 年同期的水平。换季后,国际/地区航班的增量较为明显。在疫情期间,春秋航空把国际地区的时刻申请到国内来运行。在这次航班换季之前,春秋航空提前进行准备,将疫情期间用于国内的国际时刻申请恢复为国际运行。
换季后,春秋航空会新增一些航班,比如上海至日本大阪的航班;还会恢复一些航班,像上海至韩国济州的航班;同时也会新增成都至泰国廊曼的航班。并且会加密上海至曼谷、南宁至曼谷、宁波至曼谷、揭阳至曼谷的航班,以及上海至东京成田的航班、上海至新加坡的航班、上海至首尔的航班,还有南宁至吉隆坡的航班。
负责人介绍称,换季后国际地区航班量有了变化,环比增加了近 50%,并且达到了 2019 年同期水平的 40%。春秋航空会依据境外目的地地面保障力量的恢复状况,在夏秋航季持续恢复更多的国际/地区航班。
西南市场方面,界面新闻从天府机场得知,新航季原本在双流机场运行的国际客运航班,全都转场到天府机场运行了。在航季初期,天府机场一共运营着 30 多条国际航线以及港澳台地区航线,其航网覆盖了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还有中东、中亚、东南亚等亚洲地区。
复苏背后的保障力量
“兵马尚未行动,粮草却要先行”。新航季中,国际航班密集地恢复了。这背后,是各方在前期进行筹备并且付出努力所带来的结果。据悉,那些曾经停航的国际航线要重新开始运营,这其中涉及到两个国家的民航部门进行航权谈判,申请时刻资源,协调地面保障人员等诸多环节。
这当中,一线保障力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春秋航空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明,过去三年,地面保障能力呈现萎缩态势。在短时间内,航班的井喷情况会迅速冲击到地面保障的瓶颈之处。并且,春秋航空还重点提及了境外机场保障能力受到限制这一情况。
境内机场地面保障情况也是这样。上海某航司的地面服务调度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国内航班的值机能够在机器上自行操作。然而,国际航班的值机必须由人工来办理,这是因为需要审核旅客的签证、签注等信息,所以对人力有刚性需求。
三年疫情冲击过后,值机柜台和登机口的地服人员流失了将近一半。现在国际值机柜台一天仅有 8 个人上班,这就意味着最多只能开启 8 个柜台。而在以前,基本上能够开启 15 到 16 个柜台。该地面服务调度人员还提及,一旦出现人手紧张、柜台开启数量不够的情况,就会降低值机效率,进而使得航班晚点。
尤其在早航班密集的时候,只能将当天需要休息的地服人员召回机场加班。他向界面新闻表明了这一情况。随着夏秋航季的到来,每天需要保障的国际航班数量增多,除了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力之外,他所在的航司近期还与其他驻场航司进行了协调,申请临时支援的人手。
界面新闻进行采访后了解到,航司机组人员的情况较为稳定,驻外营业部的情况也较为稳定,同时指挥空中交通的空管局的人力情况也较为稳定。
东北空管局大连管制区域内存在五个国境点。其中有一个是中韩交接点,此交接点在我国国境点流量的排名里处于首位。中韩航班、中日航班以及日本和韩国往来欧洲、中东等地的航班,大多都要经过这里。
该空管中心的一名管制员向界面新闻告知了国境点的航班流量分布情况。疫情前后,国际飞越的航班流量变化幅度不大。中国境内起降的国际航班流量,和疫情前相比依旧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仅仅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32%。然而,自 2023 年以来,其增长趋势较为明显,1 至 3 月的航班流量分别为 33 架次、44 架次和 60 架次。
夏秋航季到来了。预计该国境点的国际航班流量会明显增长,增幅也比较大。预计在前期(4 到 6 月份)能恢复到 2019 年同期的 70%。
最近,该空管中心收到了各航司提交的新航季飞行计划库。国际航班流量增加后,管制席位的人员搭配会有变化,管制扇区每天的开放时长也会有变化。(注:管制扇区是指一块划定容积的扇形空域。)
前述管制员向界面新闻进行解释:以前针对中韩存在一个高扇区和一个低扇区。在疫情期间,只开启一个扇区便已足够。然而,在更换完航季之后,国际航班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我们会依据当日的实时情况来开合扇区。同时,席位也能够进行实时的调整,以增加管制员的人手。
票价能回落多少?
新航季国际航班数量增多,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不同区域的航班量增幅不同,不同国家的航班量增幅也存在明显差异。相应地,国际机票价格的降幅也各不相同。
从总量方面来讲,去哪儿方面宣称,国际航线计划航班量有希望达到 2019 年的七到八成。界面新闻依据多家航司所公布的航班计划进行了梳理,在恢复进度上,依旧是东南亚地区处在领先的地位。南航新航季复航的国际航班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区域与澳新区域。在这些区域中,有广州至吉隆坡的航线、广州至新加坡的航线、广州至胡志明市的航线、广州至河内的航线以及广州至马尼拉的航线等。这些航线的班次都增密到了每天两个往返。
日韩航线的情况是这样的,澳新航线也紧随其后。韩亚航空称,在新航季,韩亚航空的中韩航线会大幅增加班次,其中北京 - 仁川/金浦航线会达到每天都有航班;上海 - 仁川/金浦的航线也会加密到每天都有航班。大韩航空的计划表显示,预计到 3 月底,大韩航空的中韩航线航班数量会增加到每周 84 班,到 5 月会增加到每周 99 班。新航季时,春秋航空的日韩航线大多为每天都有航班。在这些航线中,上海到济州岛的航班一天有两个往返。
澳新区域,南航的广州至悉尼航线、广州至墨尔本航线、广州至奥克兰航线均达到每天一个往返。飞往欧洲国家的航班有少量开始恢复。比如,国航即将恢复北京至罗马的航线、上海至米兰的航线、成都至伦敦希思罗的航线等。然而,飞往美洲国家的航班没有明显的进展,当下中美航班依然和“乙类乙管”之前的航班量保持相同,没有任何新增。
换航季后,五一小长假和端午假期即将到来。预计出境游也将迎来爆发点。携程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表明,到 3 月 22 日为止,预订 3.26 至 6.30 期间的出境机票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542%。出境机票预订量较多的国家/地区分别有:泰国、香港、日本、中国澳门、新加坡、韩国、美国、中国台岛、澳大利亚、英国。
在票价水平方面,去哪儿的数据表明,换航季之后飞往东南亚的航班数量有所增加。以新加坡作为为首的目的地,其机票价格下降得较为明显。在 4 至 5 月期间,从广州、南宁、海口直飞新加坡的含税机票价格大约低至 500 元,往返价格在 1200 元左右,与 2 月初相比下降了七成。在五一期间,直飞往返的含税价格为 2402 元,甚至比不少国内目的地的价格还要低。
澳洲航线在近期大幅增班,随着航线的恢复,机票价格将迎来持续回落。去哪儿数据显示,4 月 16 日,天津直飞澳洲某城市的含税价格为[具体价格]元,北京直飞澳洲某城市的价格为[具体价格]元,与 3 月相比降了近八成。
今年开始,国际公商务人员的往来、旅游以及留学等方面的出入境需求逐渐变得旺盛。旅客的需求若要得以释放,就离不开运力供给端的配合。只有更多的国际航线重新运营,并且航班的班次不断增加,旅客才能够买到价格合适的国际机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全球畅游。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